更多有關 慢的教育 的事情

我聽過一場森林小學朱台翔校長的演講,從那場演講後我很確定我無法接受人本派的育兒觀點。我同意孩子需要用心與關愛呵護,但我無法接受孩子毫無紀律。朱校長說她的親家也覺得她太寵孫子了,但她覺得給孩子們大量的愛,孩子自己會為生命找到出路。於是她完完全全不約束孩子,不斥責孩子。 

另一個生活情節是,我的同學板起臉孔教訓她的孩子,我看到小孩噘著嘴、悶悶不樂的表情,知道這孩子挨罵後覺得自己受委屈了,看著於心不忍,於是軟言軟語的在一旁對他說,「你媽媽也不想生氣啊,你乖乖的不要再搗蛋,跟媽媽說你不會再犯了,好不好?」 

同學忽然轉過來問我,「如果是妳的孩子,妳也會這樣嗎?」

「我會跟妳們說聲『借過』,然後把她帶去後面揍一頓先。」我笑著說。但我心裡是認真的。我是這麼想:孩子要當場告訴他做錯了什麼,否則他很難弄清楚前因後果,只記得自己挨打受罵;情況允許的話,我儘量顧及他不想在眾人面前沒面子,但若場面太失控,我還是會當場發作。 

這些事常讓我想到《慢的教育》這本書裡引用的一段話:

假如你的小孩從來沒恨過你,你就不算是做過父母親。──蓓蒂‧戴維絲 (Bette Davis),演員(p.257)

若是對孩子使用情緒化、傷人的字眼,我也會覺得不應該,譬如說,美好的一天剛開始,大家一起在公園散步,此時孩子走路跌倒了,大人就在一旁發飆斥責:「你在搞什麼啊!都跌倒過幾次了學不會教訓,你是飯桶啊你!叫你小心你都不記得啊!痛死活該,等下摔斷腿!」啊,人生何苦這麼不溫柔,說盡了詛咒的話,也只能換到被紡錘扎到手的睡美人,不會因而得到一個乖巧可愛、天真活潑的小公主。

但是,適當的教訓小孩,讓他們知道父母發脾氣是有原因的,我覺得這是建立秩序的過程裡必要的情節。正如書中這段文字:

許多專家主張管教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說明動機,但這並不表示你只說「我就是不准」是什麼天大的不該。偶爾發起脾氣來也不是絕對不可饒恕。親職專家大師如果說管教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心平氣和,他八成是外星人。父母親是凡人,所以總不免有忍不住發脾氣的時候。而且,爸媽發脾氣也可以教孩子明白,別人也有情緒和忍耐限度。(p.269)

必要的時候,惹毛孩子、讓他記仇也是應該的:

做父母的非但不教想去夜店玩的孩子「利用週末打工自己賺錢」,反而掏出錢給孩子,還問孩子可不可以讓老爸老媽一起去。這種做法也許看來很討喜,卻是不對的。身為父母親,就不能害怕做得罪孩子的事。(p.265)

 

《慢的教育》的作者是以《慢活》一書成名的。主張一切回歸自然與本性的他,在此書中也繼續抱持這樣的觀點: 

每個孩子、每個家庭都與其他的有差異,所以絕不可能遵照某個單一標準行事。每個家庭每名嬰幼兒都適用的明確指導原則倒是有的。其一即是,一對一的互動,加上充裕的四目相接,對每個嬰兒都是大大有益的。⋯⋯父母與嬰兒間的這種最基礎的聊天與愛的交流,有益於額前葉皮質增長。腦的這個部位主管同理心、自制、理解他人非語言訊號的能力。(p.66)

親職本來就有多種不同的形狀和尺碼,如果硬去套別人的規則和時間表,可能感到煩躁灰心,結果反而忽略了親職之中最有趣味最能產生成就感的部分:了解自己的孩子。(p.68)

雖然規劃未來,卻也掌握現在的美妙。我們不必為了教孩子理解重量、體積、算術而帶著孩子一起烤蛋糕,不必為了強化孩子額前葉皮質而摟抱孩子,我們可以完全出於喜歡這麼做而做這些。至於對孩子發展上的益處有多大,就順其自然了。(p.335)

每個人都對孩子的教育有充分的想像,但是教育孩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等到要驗收他們的成就時,已經距離我們最初的付出很遠了,我們很難說出我們種下的哪個因,讓我們得以和孩子一同摘採眼前的這個甜美果實。正如這段話: 

這些洶湧而來的建議,加上以一小時時間修正機能不良家庭的《恐怖小屋》(Little House Horrors) 之類的電視節目,把養育子女越說越像烘製一個蛋糕,或像在養電子雞:只要依照說明書列出來的步驟做,就能造就夢寐以求的完美孩子。(p.51)

我們其實沒辦法按表操課,來換取一個如同我們期待的,精緻完美的人。人在成長過成受到的影響何其多,林先生和我從小在相同的環境長大、受類似的教育,但三十年後的今天,我們的成就、個性、氣質、思維⋯⋯有太多迥異之處。

不過我們仍有大方向能遵循:以最原始的遊戲來誘發孩子的成長,會比我們送他去補習性質強烈的幼稚園來得有效;讓他試著自己做做看、試著想像各種可能性、建立他的紀律與倫長、培養他的體能,對他來說比要求他學習特定的技藝來得。

小孩子如果有較多遊戲的機會,長大以後做工程師、經理都會更出色,在職場上也更能有啟發力。如果不給嬰幼兒遊戲的機會,把他們送進成天只顧競爭比分數的幼兒園,他們會產生恐懼,變得不願冒險。長大以後就成為呆板無趣的人。(p.76)

預測一個學生日後是成為高收入者的主要指標,是他是否曾經申請名校,而不是他是否被名校錄取。戴爾說:「我們基本上認為,會去申請進入名校表示這個人有雄心,所以不論進哪個學校,將來都會有不錯的成就。」注意了,只要是有雄心大志的人,「不論進哪個學校」都可以有所成就。這表示,我們的教育體制和我們身為父母的目標,不應該是設法把孩子送進排行榜上的頂尖大學。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培養有想像力、有紀律、有活動力、熱愛學習與生命的孩子。(p.178)

 

書中提到,許多夫妻在有了孩子以後,所有的行程都繞著孩子打轉,結果到頭來,「我們花了太多心力要給孩子最好的,結果卻傷害了我們的婚姻。」(p.231)

所以作者建議,偶爾讓孩子配合我們是應該的,也不要一味地要求孩子照著我們想像中的樣子發展: 

兩代之間的界線會這樣消蝕,追根究柢,是因為大人羨慕孩子、割捨不下童年。大人深信孩子不懂得好好運用童年,所以自己捲起袖子來教孩子該如何如何做──也就是照我們小時候該做卻沒能做的那樣。正是因為大人不肯放手,每一個文化中的每一代人都按照自己的需要與偏見重新構想了童年。(p.55)

我們教小孩子「要懂事」,卻意不願接受他們真正懂事的事實。我們期待他們實現我們一生的夢想,卻又希望他們真心做他們自己。(p.56)

 

這是一個拼命把大人想學的東西塞到孩子的腦袋裡的年代:因為大人覺得英文很重要,所以從托嬰中心開始就有雙語教學;因為大人覺得安全衛生很重要,所以寶寶所到之處無不酒精軟墊安全帽伺候。但孩子們真的從中學會了我們要的東西嗎?還是因此而喪失了從混亂環境中學習抽絲剝繭的能力?

作者以一個同樣焦慮的父親的角度,企圖世界各國大量的實際案例來消除父母親們的教慮:你不刻意去教孩子,讓他從玩樂中學習,他長大後也不見得會比別人落後多少。反而是要求孩子太多、過度填鴨,會讓他長大後失去自我學習與梳理邏輯等能力,揠苗助長。

總歸一句,這本書要現代父母們不要過份焦慮,盡力而為、順其自然,只要走在正確的道途上──如同前面說的,讓孩子「有想像力、有紀律、有活動力、熱愛學習與生命」,孩子自然而然會變成一個好孩子。

 

arrow
arrow

    小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