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M-6M 小麋鹿 

你相信剪睫毛能讓睫毛長長的傳說嗎?

我不相信。

如果剪了睫毛,睫毛就能又長又捲翹,那為什麼長大剪就沒用?說的人也只能告訴你「我聽說的」,毫無科學根據。

或許他們會告訴你,可是他們看到的寶寶們都是剪掉睫毛之後就長得好長,我也會反駁:剪掉了頭髮,若有足夠的時間蓄髮,在髮質正常不斷裂的前提下,自然就會得到一頭長髮;睫毛也是啊,剛出生沒長,給它時間累積長度,到大一點的時候自然就又長又密(相較於初生時)

反而是剪睫毛時,如果不慎戳到眼球,造成視力的損傷,那才是一輩子的損失呢!此外,在《不能剪寶寶睫毛!?新生兒照護5件不可信的「老一輩說法」》一文中,還提到了一些剪睫毛的不良影響:

「高高翹起的睫毛會在眼睛前方形成一個保護屏障,主要是用來阻擋灰塵和強光,所以眼睛沒有睫毛的保護,就會因為灰塵而引起感染,而且新長出的眼睫毛又短、又粗、又硬,要是孩子眨眨眼,睫毛就扎在孩子眼睛周邊,時時刺激著孩子的眼睛,嚴重影響到孩子眼部的舒適度,還會刺激到寶寶的眼球、結膜和角膜,會讓新生兒產生怕光、流淚、眼瞼痙攣等異常症狀。」

至於剃胎毛,我生產前就上網搜尋過,寶寶本來在新生兒時期就會自然掉髮,甚至有媽媽說,如果剛出生時就幫寶寶剃胎毛,掉胎毛的時期正好是頭髮非常短的時候,會清理得很痛苦。

也有許多文章提到,剃髮無助於刺激毛囊,反而可能因為剃刀不潔而感染。後來,我也沒幫小麋鹿剃胎毛,我回到婦產科回診時,幫我接生醫師很羨慕地看著小麋鹿,「哇,頭髮好多呀!我女兒剪完胎毛以後到一歲還是沒有頭髮呢,嗚嗚。」 

 

回到正題上。這麼鐵齒的我,其實也是不相信「顧頭型」這檔事的。

產後我只住在醫院兩天,第三天早上就配合醫院的 check-out 時間速速返家,在家坐月子、沒請月嫂只有父母幫忙,完全是二十四小時母嬰同室大作戰,剛開始的小麋鹿一發現自己被困在側睡枕裡就大哭大鬧,很難睡回去。甚至才一兩個月就已經可以用力踢開、掙開側睡枕,這麼力大無窮的小孩,我實在是不想和她在「顧頭型」這件事上對峙。

每天又忙又亂、睡眠不足的我,根本沒時間去想頭型這回事,只希望她大小姐可以睡飽一點,讓我能悠哉擠奶、睡覺、吃飯,以追求未來長遠的身心靈健康。我為她做的,就是參考網路上其他媽媽的說法:在親餵時多摸摸寶寶的頭,把她的頭「摸圓一點」。但我不是武林奇才,沒有內力、平常連湯匙都折不彎,我還是很鐵齒的不相信這招有效,覺得那只是安慰媽媽我本人「妳也是有盡量再努力了啦」。 XD

 

等到回到職場後,每天揹著背巾帶小麋鹿進出,我發現怎麼擺放小麋鹿的位置,小麋鹿總是喜歡看向特定一邊。立刻翻閱手機裡的照片,啊!大部分也都是轉向同一側!該不會是「斜頸」吧?

清理完畢後的鹿鹿,看起來泡泡腫腫的~接下來就被帶到我胸口進行母嬰親膚接觸囉! 

▲ 剛出生的小麋鹿,向左呆望著這世界。

麋鹿進化論:2013/09/25 -> 2013/11/17 

▲ 在我產假期間時迅速長肉的小麋鹿,臉肥了,但是頭好像還是特別愛看這邊。偶爾也有拍到向另一側的,但多數都愛看這一邊。 

 

先前就在批踢踢的媽寶板 (BabyMother) 看過其他媽媽分享斜頸的復健經驗,說到斜頸嚴重時可能造成大小眼、大小臉,甚至脊椎側彎⋯⋯我自己本身就有先天的脊椎側彎伴隨脊柱旋轉,看到斜頸會讓小麋鹿步上我的後塵,心想這怎麼得了!於是很快地帶到小兒科醫師面前,尋求醫師的專業見解。

醫師摸過小麋鹿兩側頸部後,告訴我們,小麋鹿並沒有明顯的斜頸症狀,可以放心。不過的確是有一側肌肉摸起來比較緊一些,建議我們在洗澡時多幫她按摩,讓肌肉軟化。

在那之後,我們除了幫小麋鹿按摩肩頸,16 每天更是認真的幫小麋鹿圍側睡枕、記住隔天頭應該轉向哪個方向,開始很平均地為她「顧頭型」。使用的道具,是有凹槽的防扁頭頭型枕,再搭配防止寶寶從側躺翻成正躺的側睡枕。小麋鹿剛出生時,很多人就誇她頭型好。16 細心照顧一陣子之後,誇獎小麋鹿的人更多了。

 

話雖如此,半夜時小麋鹿發現自己被側睡枕困住,總是爆哭半醒,得稍微哄一下,搞得我也神經兮兮。

當時我剛回到職場,心情上還沒完全準備好成為職業婦女,每天都在「我該不會不能把工作仔細完成吧」和「我不想要要晚下班而不能準時接女兒」之間天人交戰,情緒低落,加上因為總是擔心小麋鹿半夜醒來,沒第一時間安撫會影響她隔日情緒,導致睡眠品質不佳,即使從前一晚九點睡到隔日六點,我仍然因為夜半常醒來而覺得非常疲倦。

我於是不停地找資料,想說服 16 頭型源自遺傳,想要勸阻他停止塑造女兒的完美頭型。

比如說,在《【駐站專家見面會】新生兒的大小事-疫苗篇》,就有這麼樣的一段話:

「有家長提出說,為了讓寶寶有好看的頭型所以採取趴睡的姿勢,但張龍醫師表示,其實遺傳佔頭型的絕大因素,家長反而要注意的是寶寶有沒有斜頸而造成頭型沒有左右對稱。」 

我們夫妻光為了這件事就各持相反意見。16 認為小麋鹿是女孩,我們能幫她多留意一點外型會更好;我則覺得雖然頭型看起來有顧得很圓,但是我也快崩潰了,所以不斷地找出各式理由與資料希望他讓我好好睡一覺。後來 16 在小麋鹿囟門(囟,音「信」,是嬰兒顱骨未發育完畢之前,頭頂前部柔軟跳動的部位)關閉後,接受了資料上說頭型就此會大致確定的說法,從善如流地讓我收起了側睡枕,我也慢慢恢復了比較好的睡眠品質。

然而,鐵齒如我,看了實證派的小雨麻的《搶救寶寶歪斜頭型大作戰》一文,當中的種種觀察描述、以及實際操作的矯正手法,從她的案例中證明,幫寶寶「顧頭型」,是多少能幫上寶寶一些忙的。

 

最後我想引用親子天下的《寶寶常見的各項表徵》裡的這一段來結論:

寶寶頭部可塑性的最佳時機是在出生後六個月內,之後漸漸硬化,等寶寶兩歲以後,就很難再改變了。所以爸媽可以幫忙在六個月內矯正寶寶的頭型,怎麼做呢?如果寶寶喜歡歪向左邊,就讓他躺下的左側面向牆壁,並且將一切有趣的玩具、鈴鐺,都放在右邊。

親戚朋友如果想跟寶寶互動玩耍,也都要從右邊接近他。經此調整,假以時日,就可以慢慢將頭型矯正回來。

但是有一種『先天性斜頸症』,不管怎麼矯正都無效,需要進一步治療才會痊癒。如果您在寶寶的脖子摸到一條硬邦邦的肌肉(尤其是頭歪的那一側頸部),表示可能是真正有問題的先天性斜頸,應盡早就醫。」

所以,如果想要幫寶寶顧頭型,可以在半歲內的黃金期著手努力。半歲後到兩歲之間,因為囟門逐漸關閉,改變效果已經不如半歲內那麼好。不過,即使很隨興、完全不打算幫寶寶顧頭型,仍然要留意寶寶是不是只往特定一個方向轉頭,以期早期發現斜頸症狀,早期開始復健治療。

 

祝福大家的寶寶們平安健康長大!

 

--
2015/01/19 感謝親子天下嚴選推薦

arrow
arrow

    小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