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蔡穎卿,《我想做個好父母》

讀蔡穎卿老師的新書《我想做個好父母》的同時,為了更能掌握多年來她對教育的想法變與不變之處,我又重讀了幾本蔡穎卿老師的舊作,我發現我在 2010/08/07 曾寫下了初次讀畢《寫給孩子的工作日記》的心得。當時的我正處在工作上的撞牆期:覺得自己還可以更前進一些,卻又卡在原地未有進展。

我需要有人給我一些工作上的指引,因此讀了《寫給孩子的工作日記》。當時我認為這本書對於職場新鮮人是適合的,值得買一本放在辦公桌旁,可以壓壓脾氣,那時我喜歡的是類似這樣的句子:

「『喜歡』是可以透過行動來培養的一種心態。在工作中,我用專心解決自己的害怕,用行動來克服討厭的心情。我知道,如果我不喜歡的事越少,我的自由與快樂就會更多。」

——《寫給孩子的工作日記》,p.19

而現在成為母親,我讀這本書又有不同體會,現在的我抄錄註記的,則是這樣的語句:

「除了一場混亂的責罵聲之外,我們常常不知道該如何處置或教導孩子屢屢錯誤的生活行為。因為錯是無心犯下的,所以怒氣之後就只好丟下『小心一點!』『細心一點!』『以後不要再這樣』之類不痛不癢的話,來告誡他們。

不過,講的人在講,錯的人繼續錯。所以,我喜歡仔細檢查小小動作的錯誤來源,只為要給孩子一個有用的建議。因為我記得有句話說得好:『責難是最容易不過的了。看出毛病並不需要什麼特別才能,可是要看出怎樣才能改正過來,卻需要一點眼光。』」

——《寫給孩子的工作日記》,p.63

《寫給孩子的工作日記》出版於 2009 年,七年後的現在,《我想做個好父母》出版了,蔡穎卿老師的兩個女兒都有了自己的事業了,她也從這二十多年的育兒經驗來回頭望向年幼的孩子,與家長們討論如何從生活裡與孩子共同經營美好互信的關係、鼓勵孩子擁有面對困難的勇氣。

 

這本書的編排大致是一篇中短篇的文章,隨後搭配一個與文章主題相符的家事實作的照片。因為是過去在《親子天下》雜誌的專欄文章改寫,每一篇文章的篇幅都不是太長,恰巧適合撿著零碎時間閱讀的父母們。照片裡拍的是《深度參與》一文的版面,文中大意是指近年的教育過於氾濫地鼓勵孩子四處體驗,卻缺乏深度的參與,以至於到最後樣樣通、樣樣鬆,也無法取得完整的學習經驗。這篇完整文章在親子天下嚴選網站有提供試讀

深度參與@蔡穎卿,《我想做個好父母》

這是《先學體貼再學愛》一文的實作照片。文章內容大致是描述家長為了體諒孩子準備升學的忙碌,連便當盒都捨不得孩子花時間去洗,蔡穎卿老師提到,可以透過準備簡單的便當,練習讓孩子學習照顧自己,進而能從中滋長體貼家人的心意。(改寫前的舊版文章,可參考親子天下網站

最簡單的咖哩飯便當@蔡穎卿,《我想做個好父母》

我看到這篇春遊便當時想到蔡穎卿老師經常強調的「美感教育」,也想起之前看過的《我的便當人生》。彼時覺得便當人生的作者不愧是龜毛的日本人,裝盛便當還特別用尖頭的筷子擺放菜餚直至完美定位,通勤時隨著上下大眾運輸擠來撞去,便當擺得再美也歪斜不堪了吧?看著這些文章,又想起米果最近的文章,《做菜是厲害的能力》,嘗試好好地置放便當裡的每一道菜,才發現仔細擺好的便當看起來精緻不少,是值得花點時間的靜心練習。

做春遊便當的思考@蔡穎卿,《我想做個好父母》

 

作為在食安風暴中生養孩子的職業婦女,我希望能儘量增加孩子好好吃飯的用餐數、最好能夠儘可能在家吃飯。只是,我先前非常擔心隔夜菜的衛生問題,因而執著於要當日現煮現作,卻搞得焦頭爛額到完全沒有動力繼續在家煮食。

後來看了蔡穎卿老師受康健雜誌採訪的《偷看名人的廚房!蔡穎卿如何養出健康兒女?》一文,文中提到在她家中,電鍋裡時刻有飯,冰箱裡有先準備好的蔬果沙拉,隨時可做為配菜,主菜則是事先預備好的半成品,當餐再稍微處理,就能快速上菜。

也正因為身為職業婦女,我對《愛的補習》這段話別有共鳴:

「在演講中,總有母親提到,因為要上班而未能把家庭照料得如專職母親一樣周到,話語中顯露對親子相處不足的遺憾與自責。我分享自己的經驗,勸大家不要以為這是不可改變的狀況。自 27 歲起,我每天都在工作與生活中兩頭忙,在二十幾年的經驗中,我得力於一種不自我限制的心情,設法補救不足。

對於上班時間正常的父母來說,利用七天中休假的兩天來補平日未能完整的親子相處,是最有效的方法,不一定要徘徊在『繼續工作』或『回家照顧』孩子的掙扎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條件與選擇,我深知家庭之愛也應該在靜心審視時間的調配中,補救學習!」

——《我想做個好父母》,p.61

 

而容易對事情預懷恐懼之心的我,看著這一段話,也學會了放慢一點,聚精會神,總是能夠解決問題的——

「有時候,我也喜歡讓孩子去面對這種真實的生活。有些大男孩只在看到一塊乾乾淨淨的雞胸就臉色蒼白到蹲了下來;有些女孩卻在面對一整隻雞的時候沒有尖叫,而在聚精會神中了解,『勇敢』就是把怕得要命化為有目標、平穩行動的藝術。」

——《我想做個好父母》,p.41

面對不擅長、甚至全然不熟悉的任務,最好的解決技巧,就是依憑自己過去累積的智識與能量, 逐步拆解問題、進而完成任務。這不就和寫程式很像嗎?拿到一個專案,總是要先嘗試把它分解成一個個的局部,小塊小塊的寫好程式片段,再把它們組裝成完整的、能夠執行的完成品。 

 

書中除了對孩子的觀察,有時也把視線放在大人身上,希望父母們能夠自省。她以她童年時聚落裡的婦女們一起帶孩子為例,孩子們能夠在安定的氛圍裡長大,不單純只是大家交換了自己擅長的烘焙或菜餚,而是大人們在規劃生活活動時,都把小孩納進考慮。

「真正以孩子為中心的安詳氣氛,絕對無法只用媽媽們一起為小朋友們做點心的『形式』來複製。因為前者是大人以安定、盡力而為而掌握的氣氛,如果人在心不在,就只是一場社交活動。如今這種活動愈來愈多,總有大人自顧自地交換訊息而忽略孩子,也總有孩子因為感到不受重視而喧鬧擾嚷;幾個小時的亂哄哄,換來的如果只是疲倦,活動的品質就應該深入檢討。」

——《我想做個好父母》,p.66

這豈不就是蒙特梭利在家庭生活、以至於社區生活中的落實?孩子從現實生活的操作裡,學會生活自己、學會與家人鄰居相處互助。這樣著眼於親子「一起變好」的念頭建立,在書中隨處可見。

 

有時,我們提供了孩子無數的教條與規範,甚至限制他們對美好人生的想像應該要有特定的句型與用詞、左右他們升學時的志願或是出社會時的職業,結果就是孩子無法在作文課裡發自由衷的抒情,而是不停背誦抄錄範本文章,對未來也茫然不知所措。當我讀到蔡穎卿老師這麼說:

「當我期待讀到他們用文字形容一個簡單真實的感受,孩子卻寫下有如七、八十歲的人對生命的感嘆。太多的不真實使我驚覺孩子的遠離觀察,框架於成人眼中優秀作品的實情。」

——《我想做個好父母》,p.151

我想起近期讀到作家湯舒雯在 facebook 上提到她以前的家教學生。那孩子有非常特別的興趣:喜歡養魚,並且養得非常專業。在準備升學考試而練習寫作文時,孩子一開始先揣測大人的喜好而寫了她喜歡集郵,在湯舒雯的鼓勵之下,真實地記錄了自己喜歡養魚;升學時,孩子也在家教老師的提醒之下發現還有水產養殖系這樣的選擇,進而更接近心愛的水族世界——

大概有老臉友會記得,我在出國前,有過一個讀高中的家教學生。功課不是頂尖,但是是個有教養的孩子。學生還有一個念大學的姐姐、和一個念國小的弟弟,三姊弟都眼神明亮,和我親近,他們的父母親又待我特別尊重。我不曾立志當一個好老師,但被當作了一個好老師...

湯舒雯貼上了 2016年3月25日

 

做為父母,我能否尊重她對事物的真實感受,未必與我相同、也不一定有我能讚嘆的意義存在?我能否也陪著孩子靜定有耐心的找出合適的發展,不因我過去對經濟困窘的壓力、或是對職場的負面印象,而逼迫她選擇我心目中的鐵飯碗?

 

不可諱言,身在活潑不受拘束、自由奔放的資訊產業,久了以後,總覺得蔡穎卿老師書中某些古典的論點有些過時,但是,像是近年非常流行通識教育,也鼓勵大家放掉手邊不那麼喜歡的事物、去追求真心所想要的,更喜歡什麼都不提供地要孩子「發揮創意」⋯⋯蔡穎卿老師在《耐力磨出真功夫》這篇裡的這段話就非常擊中我:

「我喜歡先讓孩子們知道在一堂課裡『要做什麼』,至於『怎麼做』,則可以允許他們有自由的方法,只不過,方法自由並不是不計結果。我從不把『無中生有』當成創意的第一步教育,而把『想方設法』看為基本功的必要養成。設法的心靈可以擁有自由,也在完成自我思路的構造時才會深刻地感覺到知識的重要,於是克服困難、絞盡腦汁而後產生的結果才是真正快樂的學習。」

——《我想做個好父母》,p.156

我認為我們的確應該拆除框架,讓孩子多方嘗試,卻不應該讓他們漫無目的的闖盪。在和施行蒙特梭利教學法的幼兒園園長 Mella 聊到,蒙特梭利讓孩子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想要操作的教具時,我心想這豈不就是《窗邊的小荳荳》的情境嗎,正覺得羨慕之際,Mella 園長話鋒一轉,又說老師們還是會嘗試引導孩子,免得孩子躲在自己已經學會的、喜歡的科目裡,卻排斥學習新事物。

我內心一驚。想起過去有時我也會逃避不喜歡、不擅長的科目,但日久也發現,有時自己的逃避只阻卻了自己未來的學習,日後為了喜愛的事物,還是得重拾當時迴避學習的內容,重新習得知識。

自由並不是不計結果,而是設定了具體的目標,再鼓勵孩子自由發揮創意來處理過程。

 

推薦給想要與孩子一起在生活中更親密地相處、合作的你!

 

 

書籍資訊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教養
    全站熱搜

    小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