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一樣絕望,我是你的心理醫師》封面

一開始想看這本書,是有人在社群網路上提到許多心理師、精神科醫師都有自己的治療者。對方一開始沒有透露書名,我本來以為是一本書,一上網查,才發現寫書自陳精神病史的精神科醫師真是出乎意料的多!像是楊紹民醫師的《我也曾憂鬱:一位精神科醫師用心靈自癒力,不吃藥改善頭痛、失眠、憂鬱》,宮島賢也的《讓憂鬱變微笑的20個好習慣:精神科醫師治好自己憂鬱症的快樂練習》,我猜也許是專科訓練讓醫生們能對自己的症狀更有病識感吧?

精神疾病不單純是先天生理或後天環境造成的,更多時候是複雜的交錯關係。書中除了自傳式的陳述精神科醫生琳達自己的病史與病情進程,琳達也記錄了自己接受治療的過程。像是她的醫生告訴她,對於胡思亂想,不一定要硬逼自己正面思考來抵抗負面情緒,而是把這些思緒放在一邊就好。

「只要承認擔憂的想法和圖像確實存在就好了,別去理會它們。『它們在那裡,但妳不必去把它們拉過來思考。』他告訴我。」──《我跟你一樣絕望,我是你的心理醫師》,〈第十六章 學習活在當下〉

 

 

琳達也提到自己的經驗,遇到固執而無法溝通的父親,令她痛苦。後來琳達在研討會指導其他醫生們練習角色扮演,這是一種治療手法,透過扮演練習從對方的角度出發、感受對方的感受。琳達在研討會後也感覺到自己在原生家庭無法與父親順利溝通之苦。

「能夠說話,聆聽對方的觀點,協商歧見,是人際關係的關鍵要素。難以和親近的人釐清歧見,往往是導致憂鬱的主因。即使歧見難以化解不會導致憂鬱,那也會減緩或甚至阻礙復原。有時我們無法如願進行有效的溝通,但是那不該阻止我們持續嘗試。即使溝通不甚完美,那不表示溝通的價值和必要性就有所減損。」──《我跟你一樣絕望,我是你的心理醫師》,〈第十四章 溝通〉

如何去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人生呢?琳達說,雖然「愛自己」是陳腔濫調,但還是非常實用。

心理治療師常講「愛自己」,有些人把它誤解成自私,其實不然。無論這樣講有多老套,為了讓自己有能力照顧他人,你確實需要先愛自己:肯定自己的優點,承認並接受自己的弱點,然後開始和它們和平共處。──《我跟你一樣絕望,我是你的心理醫師》,〈第六章 愛〉

過去很多人都形容憂鬱症是一場感冒,這個形容讓我覺得憂鬱症只要接受治療,一週左右就能痊癒,而且在下次被病毒感染之前都不會再復發。但對我來說,《我跟你一樣絕望,我是你的心理醫師》這本書最讓我驚訝的點是:原來憂鬱症反覆發作是正常的,治療的重點是在於讓患者越來越能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進而能控制情況或安然避開過於消沉的狀態。

近年心理學科普知識越來越普遍,我們瞭解到,人可能有高敏感、開朗型內向人等等細膩的分別。譬如說,有的人在遇到狀況時喜歡跟人聊聊,與人社交有助於他們放下部分心頭的重擔;但也有些人是隱性的內向者,他們需要的是獨處消化情緒的空間。在書中琳達也提到這點:

「我們感到憂鬱時,我們常積極地抽離他人,因為那種感覺難以傾訴,憂鬱的人難以與人相處或信賴他人,於是導致惡性循環,使人變得更加孤立,心情更加低落。解決方法不是多與人相處就好了,事情沒那麼簡單。自然而然接受群居的人比內向者更想念他人的陪伴,內向者可能需要時間獨處,以排解人際互動造成的太多壓力, 。」──《我跟你一樣絕望,我是你的心理醫師》,〈第七章 孤獨〉

此書不僅僅是琳達個人自傳,還提到了數名她診間遇到的案例(為保護當事人,對事件或人名可能略有修改),當中有酗酒成癮難以戒斷的、有家暴的、有面對家族重複出現相同疾患的……,琳達用自己的經驗陳述出她與每個患者之間近似的地方,讓人更能理解這些問題均有可能發生在你我之間,只是隨著個人化的差異(例如家族中是否遇過同樣的惡耗、過往處理痛苦經驗的態度等等),程度會有所差異。

悲哀可以管理,但無法刪除。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歷史,讓我們走到了現在這裡。我喜歡琳達的病人和她之間的這段對話──

「我必須談往事嗎?」
「不必,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著手,幫你重新振作起來,把生活過得更好。」
──《我跟你一樣絕望,我是你的心理醫師》,〈第一章 脆弱〉

動起來,記錄自己變化的歷程,小心地躲過那些人生裡的坑洞,往前走。

書籍資訊

  • 書名:《我跟你一樣絕望,我是你的心理醫師》(The Other Side of Silence: A Psychiatrist’s Memoir of Depression)
  • 作者:琳達‧嘉絲克 (Linda Gask)
  • 譯者:洪慧芳
  • 出版社:究竟
  • 頁數:288
  • 開本:14.8 x 21 cm 
  • ISBN: 9789861372440
  • 售價:NTD$320

 

 

追蹤小草的 facebook,看更多生活資訊! ↘ 

arrow
arrow

    小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