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01搭捷運的日子

在家長社團看到了幾個討論,想來記錄一下自己對「養小孩的育兒家庭,應該要有多少收入」這個題目,此刻的心情。

首先是 2017 年 8 月,在討論幼兒園的家長社團「幼兒園快樂上學去」,裡頭有人提到:「台北市松山區,註冊30000,月費20000,這樣正常嗎?😭蒙特梭利的!」

底下有的人覺得貴、有的人覺得正常,由於每個人身處的區域、家庭的收入結構、對孩子的期待等等因素都不同,所以每個人對費用高低的想法不一。其中有人提到,以這樣的幼教教育費用,是否需要家庭月收入在 20 萬以上,才能夠不感到經濟壓力?

 

 

就我自己的經驗來說,註冊費三萬、月費兩萬的幼兒園,收費的確偏高,但是也沒有貴到太意外。如果覺得這個費用太高,可以提早開始找,多找幾家。

有的人覺得這樣的幼教費用,必須要在一家三口的雙薪家庭收入十萬以上,才能同時支付房貸、車貸、教育費用、生活開銷,但我自己的經驗是:也可以是反過來縮減其他開支,來支付幼教費用呀,而且小學中學也不一定會花更多錢。有的家長幼兒園送好的私幼,接下來又回到公立小學公立國中、搭配學校的課後班或是平價的安親班。

如何縮減家庭其他開支呢?譬如以雙北地區來說,在沒有長輩金援的前提下,支付房貸可能必須要先清空存款來付出高額的頭期款,相較之下,承租屋齡老一點、屋況設施簡單一些的住宅,反而便宜得太多;雖然沒車有點麻煩,但住在雙北地區的市中心,非業務工作、調整上下班與接送小孩的路順,雖然搭乘大眾運輸會多花一點時間,還是能夠省下買車養車的費用,臨時要用車,租車或叫車都可以替代自行開車;其他生活娛樂、補習才藝,更是端看自己是否能夠承擔。

(話說我每次看屋跟房仲說我覺得期金會太高,房仲都會跟我說「找長輩幫忙出多一點頭期就沒有這個問題了」,科科~XD)

 

還有人疑問是不是大家在孩子的第一期外在起點教育「不願意輸在起跑點」,所以才需要花這麼多錢。

但我覺得,很多家長會選好的幼兒園,不見得是要小孩贏在起跑點耶,有時是想要讓孩子舒服自在成長的氛圍。

以大台北地區來說,月費低的學校不是超早就額滿、就是環境非常侷促,如果太晚才開始找,這時月費再高,只要家裡還勉強負擔得起,也是只能咬牙撐三年啦。

(就我觀察,在雙北地區,九月入學的孩子,若四五月才開始找學校,都算太晚了,最近一兩年還有越來越早額滿的傾向。)

有的學校收費非常平價,但是內容卻沒有跟上這時代對幼兒照護的需求,餐點多有加工食品,課後托育(留園時間)就是放著小孩看電視、吃加工零食,校園空間沒有留下孩子跑跳的空間⋯⋯相對的,若是多添一點費用,就能夠送孩子到餐點營養均衡無添加、有戶外空間可以讓孩子快樂玩耍的學校,何樂而不為呢。

 

另外一個題目是:媽媽到底要有多少收入,才值得繼續上班不辭職?

在小一聯盟有一個雙寶家庭的媽媽詢問,媽媽是外商中高階主管,薪水不低,這個四口家庭沒有長輩後援,又重視孩子的生活環境,希望能減少外食、少看電視,再加上發文時期遇到孩子生病住院,以至於日子生活緊湊到媽媽開始感受到壓力。媽媽匿名問大家意見,也想知道,「家庭年收入達到多高時,可以單薪就好?」

相對於大部分媽媽月薪在四五萬以下的討論串,這一串裡頭希望媽媽不要辭職的聲音就大了許多,許多人也建議媽媽可以把部分家務外包,找人來做飯。

我之前也有非常多掙扎著想要轉換工作型態的時候,不過我認真觀察了許多在家工作的 SOHO,發現「在家上班」真的很難被當成一份「正職工作」,許多人(即使是同住家人)都會質疑為什麼不增加照顧小孩的時間?為什麼不中斷手邊工作先以家中的事件為主?

舉例來說,我看到某個在家創作的藝文工作者,他本來請家人一同分擔照顧,白天在家人體力心神狀況比較好的時候照顧小孩、他藉時機專注工作三小時。一開始都協調好了,但只執行了一兩個月,家人就覺得,「你都在家了,我想要出個門、想要看個電視,你就先把電腦關掉陪一下小孩啊!需要工作三小時,那就加起來有三小時就好啊!」

但藝文創作的靈感是稍縱即逝的呀!而且如果是在外面上班,很少會有家人要求「你先跟公司請假回來」,但是在家工作,時間卻往往會被切割得很破碎。

我很喜歡這一串裡的這幾句話:

「小孩不會天天生病住院,但是好薪水的工作可不是說有就有。」
「保有自己的工作,小孩很快就長大了。」
「突然兩位都沒有工作的風險,這風險要估多少萬,見人見智。」

我曾經遇過一位先辭職在家照顧小孩的路人媽媽,在閒聊中以斥責的口氣對我說「日子過得省一點就好了,不要犧牲小孩」,後來又湊巧輾轉知道她的後續,得知她為了二度就業要找到收入在三萬以上的正職工作而非常煩惱,新的工作不僅薪水不如她預期,還是標準的「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每週都會有一兩天要拖到晚上八九點才能帶孩子一起吃晚餐。

相對之下,我覺得這就是到底要不要在孩子稚齡時,持續保有一份工時正常、收入穩定的工作的取捨啊。經濟能力、工時長短、工作壓力⋯⋯也是會影響家庭氛圍的,這題目因人而異,理想上當然是大家能在家照顧小孩最好,但實務上的種種變因要如何選擇,就只能回到一句老話——施主,這問題要問你自己。(因為我自己也到現在還是不知道要怎麼選啊XD)

作為家中無資金後援的夾心世代中產階級,我認為小家庭的收支平衡是很重要的。談錢很俗氣,但是不考慮經濟能力與收支平衡,就可能連「活下來被人笑俗氣」的機會都沒有了呀。

 

 

追蹤小草的 facebook,看更多生活資訊! ↘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blog365challenge
    全站熱搜

    小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