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嚮往全母乳親餵的親密,不過看多了新手媽媽為了餵不飽初生的寶寶深感憂鬱的文章,容易焦慮的我決定要放鬆心情,一開始就準備好一罐配方奶(之前 16 的同學送我們的),加上出院時醫院也送了一罐試喝罐,這些存貨讓我有路可退。沒奶或累了,就補配方奶,反正我覺得我對小麋鹿的疼愛不必單單依靠母乳來表達。

出院前一天,余醫師來巡房時帶著她兩個女兒一起來看我。

『還好嗎?』
「就下體傷口痛,哈哈。」
『嗯,那個過幾天就會好一點。那母乳餵得還順利嗎?』
「餵右邊時,總是不太順手,寶寶含乳含得不好,奶量好像也還不夠哩。」
『沒關係,一開始含不好是正常的,奶量會越來越多,加油喔,像我小女兒我餵到三歲。』
「三歲!好厲害!」
『也不是完全靠母乳啦,就是睡前餵一頓當安撫,餵完會很好睡喔。加油~』

余醫師離開後,我忽然覺得有個這麼溫柔的醫師真是我的福氣,她本人餵母乳餵得很成功、有經驗可以傳授,又不會像有些人會給新手媽媽「妳沒奶就是母愛沒有多到滿出來」的壓力,每次問她母奶哺育問題我都心情超輕鬆。

 

 

是說我生產住院這幾天,余醫師應該把整個產檢過程來不及對我說的加油一次補齊了(畢竟我先前一直在台北產檢,只接收過蕭醫師的震撼教育 XD),光是接生時就講了超多遍,哈哈。

 

小麋鹿從我身體裡滑出來後,一被清理乾淨就被抱到我胸口與我親膚接觸,在護士的協助下,小麋鹿很順利地尋乳成功,含上第一口奶,余醫師說小麋鹿算是新生兒裡含乳含得很好的寶寶,當下我還以為從此我就能過著幸福快樂的母乳人生。

住院期間我按照嬰兒室的餵食時間表,定時去哺乳室餵寶寶。每一次把寶寶交還給嬰兒室,護士總是笑得含蓄又曖昧:「嗯,我等下再看情況,應該是會再餵她配方奶。」

護士給了我一枝空針管,讓我可以收集手擠母乳。當時我不曉得只要稍稍擠壓輸乳竇,就能擠出乳汁,護士的教學也讓我誤以為要擠壓接近輸乳竇的乳房。每次都擠壓到乳房肌膚泛紅,卻只能擠出少少的一兩滴乳汁。出院後我認真地研究了 YouTube 上頭的手擠母乳教學影片,調整集乳的姿勢,終於順利了一些。

謹遵之前看到的《太早用擠乳器 餵母乳難持久 》的教誨,產後我沒有馬上使用電動擠乳器,而是乖乖親餵、搭配雙手萬能的徒手擠奶。和網路上那些動輒上百的成就相比,我根本就是個無奶人嘛。

無奶人的手擠成就

過了幾天,已經稍微能擠出個 10~20 ml 了,才端出 16 在我孕期時為我準備好的電動擠乳器。

我的第一台電動擠乳器是人稱「小貝七」的貝瑞克七代。這款的馬達聲有點大,有一天我在擠奶,16 坐在我旁邊寫程式,突然抬頭對我說:「妳不覺得那個馬達的聲音很像在說『歡迎光臨、歡迎光臨』嗎?」←也太有想像力了吧!是歡迎乳汁大量光臨嗎?XD

我不喜歡 PP/PES 材質的奶瓶,上網查了一下,便宜的培寶玻璃奶瓶就能接在貝瑞克的喇叭頭上,立刻採購了一組。加上恩典牌的貝親玻璃奶瓶、16 在特賣會添購的優生玻璃奶瓶,奶瓶數量算是滿充足的。

因為貝瑞克七代主機的尺寸與重量,比起貝親、新安怡 (avent) 等品牌還來得有份量一些,有天我和 16 聊天時提到我之後回去上班也得集乳,很怕無力天天扛著它搭公車,16 鼓勵我再買一組。

我在批踢踢的媽寶二手板 (BabyProducts) 物色狀況不錯的二手貨,價格漂亮的很快就有人搶在我前頭向賣家接洽。一連看了幾天,終於讓我等到一台二手的手電動 avent 單邊擠乳器。

 

avent 的擠乳器不曉得是因為比較合我胸型、還是一開始引乳陣的促乳作用得宜,擠得又多又乾淨。不喜歡用 PP 瓶的我上網找了一下,在批踢踢看到《[母乳] AVENT手動.貝親母乳實感配合寬口奶瓶整理》這篇整理了 avent 擠乳器可搭配的寬口徑奶瓶:

品牌 PP材質 PES材質 玻璃材質
nac nac   V  
黃色小鴨 piyo piyo   V  
藍色企鵝 PUKU   V V
酷咕鴨 KUKU   V  
培寶   V  
Peter Rabbit   V  
CHICCO     V
寶貝童Donbaby V    
Aprica (未提及材質)
喜多   V  
優生 V V  

 

同一篇文章中也整理了貝親寬口母乳實感奶嘴可搭配的寬口徑奶瓶:

  1. AVENT
  2. NAC NAC
  3. 黃色小鴨
  4. PUKU(藍色企鵝)
  5. 小獅王
  6. 培寶
  7. CHICCO(非奇哥)
  8. 喜多
  9. mammyshop 媽咪小站

我取其中的交集,選購了 PUKU 的玻璃奶瓶,再另外買了矽膠密封蓋,每天上班就抽時間擠奶(勞基法有給媽媽們一天兩次、每次 30 分鐘的哺乳時間),下班再送到托嬰中心請老師隔天協助瓶餵。

上班期間我每次可以擠出 90~150 ml 不等,小麋鹿在托嬰中心通常會吃三餐、每餐 120 ml,因此一天至少要集到 360 ml 才算及格。回家我通常會在親餵後試著再收集一些,若仍有不足,就只能補充配方奶了。

就這樣搭著配方奶混餵至今,小麋鹿也四個月大了,醫生說可以開始觀察是否要開始餵食副食品。

 

養育小孩是一條單行道,無法迴轉,所以也不曉得若完全使用配方奶、或逼著自己硬是全母奶,到底會讓寶寶變成什麼模樣。配方奶與母奶交叉混餵之下,小麋鹿還是偶爾流鼻涕,沒有因為母乳哺育就百毒不侵,醫生說那是呼吸道過敏,但我加強打掃環境也未竟其功,只好安慰自己她每天精神飽滿活力十足。

在網路上,我看到一個小兒科醫師主張不要過度勉強媽媽變成母乳製造機。

 

話雖如此,我還是好嚮往餵到自然離乳喔。每次從哺乳室離開,我還是忍不住在意地計算這天收集的母乳存貨數量。

面對母乳存貨不足的困境,中醫師建議我要調理肝和胃,肝會影響乳腺暢通、胃則影響乳汁的品質與份量;西醫則覺得攝取足夠水份,奶水自然來。我自己仔細衡量過,生活壓力也是我奶量衝不上來的致命傷,可惜這些種種都一時無解。

我一方面希望能及早解除新手媽媽的母乳焦慮,輕鬆愉快地享受單純的親子時光;另一方面卻又希望能有這份壓力驅策我好好餵到自然離乳,認真體會每一次將寶寶抱在懷裡親餵的親密感受。希望隨著小麋鹿可以開始添加副食品,能解除我奶量不足的焦慮,加油咧。(雙手合十)

 

 

追蹤小草的 facebook,看更多生活資訊! ↘ 

arrow
arrow

    小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