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烏日站

除夕年夜飯裡的話題,其實是軍備競賽:帶回來的伴手禮、身邊的伴侶、紅包的厚度、可以假裝鬆口愉快說出的年終獎金數目──有些事,在除夕年夜飯時拿出來聊,意義比平常更為重大。

 

 

【被關在家裡一整年的老么】

「所以我說啊,我最討厭農曆年了。」作為老么的你說。

海邊風一陣一陣的,刮得我都要頭痛起來。我把毛帽拉下來蓋住耳朵,再覆上連帽外套,把自己包裝成一隻熊。「你不冷啊?」

「心寒啦,這算什麼,哪有我心冷。」你啐了一口,又自嘲地笑了起來。

「到底怎麼了啊?」我問。

空氣裡留了成片的空白。你沒有馬上回話。隔了好久,我以為你不想提,準備提議躲進咖啡店裡買杯熱咖啡暖暖手。你忽然開口,不停地說。

你說,不明究理的親戚農曆年來拜訪,嗑著瓜子問起你的工作內容:薪水、職級、頭銜⋯⋯還一一評論起來,「工作這麼多年薪水還只有這樣?年輕人要拼一點啊!想我們以前這時候也是窮,可都在繳房貸買房子了,哪像你還窩在家裡啃老,嘿嘿。怎麼不像你哥哥姊姊一樣有成就?要爭取啊!」

你說,你也是想要爭取升遷的,但是頻繁地為了照顧家庭而請掉所有的家庭照顧假,表面上法令規定不得將家庭照顧假列入考績考核之中,但考績總分下來,總是在其他項目上跟著七折八扣,你再怎麼努力也彌補不了;房價飆升、工作型態轉變,難以復刻「只要願意吃苦,下班還能接代工回家添家用」;說啃老,但往另一方面看,你其實是為了照顧家人而沒有搬出去⋯⋯

最讓你難過的是,親戚們看不見你的付出與困境,家人其實是最了解的,但他們只是在旁邊沉默的看著你不斷地被挖苦,什麼也沒為你辯護。

「平常不必給家用,但是紅包像磚頭一樣厚的兄弟姊妹,才是爸媽最喜歡的那種小孩吧。如果沒住在一起的孩子,就是爸媽口中最孝順的孩子,那我可以不要再負這麼多責任,搬出去,也成為孝順的孩子嗎?」你面著海,頹喪地這麼說。

「一公斤的鐵比一公斤的棉花還重!除夕年夜飯的『孝順』比平常的『孝順』意義更重大!」你嘔氣地吐出了沒什麼邏輯的這麼一長串,然後乾笑兩聲作結:「呵呵。」

海浪打在沙灘上,我們盯著破碎的浪花,出神的凝望著,好像碎裂的不是水花,而是曾經完整乾淨地相信這世界的自己。

 

 

 

 

【在外拚搏了一年的老大】

「所以我說啊,我最討厭農曆年了。」作為老大的你說。

你說,你在外地工作,日復一日,每天都累得像狗一樣⋯⋯不,你看過客戶家的狗,有機肉品鮮食伺候,夏天室內有冷氣吹整天,四季控制濕度,相對於經常需要在烈日下奔波揮汗的你,住在小小的五樓公寓,下班推開臥房的門,西曬的熱氣迎面而來,沒有對外窗的浴室與客廳潮濕陰暗。有時你想,身為寵物,比起你養尊處優得多了。

難得回到老家,弟弟正在轉著電視台,母親一直指使你去打掃廚房、拔下排風扇。不停地清洗整理。你累得背都痛了,路過了電視機,弟弟還在重複從第一台轉到最後一台,好放空的神情。你心裡起了一把無名火,想上前去關掉電視,要他也起身幫忙。

「我媽卻說,『平常那麼辛苦,讓他休息一下吧。』」你稍微用力握住了冰咖啡的塑膠杯,杯身擠壓後發出窸窣聲,被咖啡店裡吵雜的人聲蓋過,就像你對母親的抗議一樣。「那我呢?我一整年在外頭省吃儉用的過日子,每個月匯款回家,連感冒都捨不得去看醫生,這樣不辛苦?」

你看著你繳回家的家用,成為弟弟的支出——他想擺攤創業的第一筆資金,他想購置新款家電的帳單,他想要換車的頭期款⋯⋯父母已經年邁,不再有收入,能夠護住他們的老本的,只有你源源不絕的努力帶來的收入,填住這不停漏水的坑洞。

你忍不住抱怨起這一切,覺得被虧欠。父母卻說,年夜飯能回來一起吃飯就好了。以前的事,就算了吧。

「真討厭農曆年,真討厭看一家人坐在餐桌前的樣子。我平常要那麼賣命,他只要年夜飯這時候裝乖就好。看看我這樣子,呵呵,這麼不討好,我是不是應該重新投胎啊?」你憤世地說,又馬上冷靜地自嘲起來,「我覺得我還真像鳳梨。」

「什麼鳳梨啊?」我一頭霧水:「海綿寶寶的家嗎?『是誰住在深海的大鳳梨裡,海綿寶寶~』」

「『旺來頭,西瓜尾』,以前都覺得人生是甜的,怎麼現在我講話這麼酸啊?呵呵。」你乾笑,我也只能回以苦笑。

你打開杯蓋,嗑吱嗑吱的嚼起冰塊,好像用力地咬嚼後,能把你對生活裡的憤怒與不滿意,一起咬碎吞吃下去。等下推開店門,你好繼續回到不停端出笑臉,認真為業績奔走的奮鬥狀態。

 

-

註 1:根據《性別平等工作法》第二十一條,當受雇者提出生理假、產假、產檢假、陪產假、育嬰留職停薪、育嬰留職停薪期滿之申請復職、哺乳時間、工作時間之減少及調整、家庭照顧假等申請時,雇主不得拒絕,且「雇主不得視為缺勤而影響其全勤獎金、考績或為其他不利之處分」。

-

註 2:寫這篇的過程還讀到了這篇文章《張曼娟:陪伴父母的老去就是預習自己的老》

「雖然不少女性想抵抗『犧牲奉獻』的標籤,但是社會總忙不迭地幫你貼上。每當張曼娟在臉書發文探討照顧者的脆弱、恐懼等正常人的情緒時,下面總有留言勸她:這是福報,有機會報答父母要珍惜。

『每當看到這樣的話,就覺得刺心,』張曼娟說到這些留言時,仍難掩激動,『你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你不要跟一個三年、五年為了照顧父母,而沒有好好睡過一覺的人說這是福報,也不要跟一個每天必須吞百憂解才能活下去的人說這是福報。』」

我想說的是:在家族裡的角色與性別,往往給了各式各樣的壓力。當然,有時也是逆轉過來的──長子、兒子,被要求必須照顧家裡,無法展翼高飛。每個家庭各有自己的劇本,自己難唸的經。

-

 

追蹤小草的 facebook,看更多人生小劇場 ↘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暗黑情緒 家庭關係
    全站熱搜

    小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