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育如老師聊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發現,受周遭情緒環境影響情緒人格,會影響大腦運作機能受損@親子天下親職力講座

延續前兩週的大腦課程,第一場講如何以遊戲玩耍掌握學習關鍵期第二場講閱讀對大腦的助益,這一場的主題是情緒發展與情感教養,無論大人小孩都應理解情緒如何發生,進而瞭解如何辨識、處理自己的情緒。情緒是跑在大腦的前頭的,在我們想要發揮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之前,全身就已經迅速地有了反應:憤怒令人全身發抖、激動得心臟噗通噗通跳、緊張得腸胃跟著打結⋯⋯我們先理解情緒怎麼產生、會造成什麼可怕的影響?再思考如何讓情緒更快恢復平緩。

以前的父母,看重孩子怎麼變聰明、學業進步,過去的親職課程也就順著以此為主題。傳統中,華人並不看重情緒議題,喜歡壓抑、貶抑情緒,認為好的情緒就是沒有情緒。然而,近幾年國內外流行起「正向心理學」、「快樂學」,大家意識到:懷抱著正向愉快的情緒過日子,是很重要的,這關係到了人對自己的生活幸福滿意的程度。

>> 延伸閱讀:什麼是正向心理學?正向心理學,就是找出孩子正面的能力,平衡他們負面看待自己的情況。遇到壓力時,因為瞭解自己掌握的資源與能力,就能比較容易過關。請參考《正向心理學:聚焦在對孩子行得通的事》

大人們往往很討厭孩子苦著一張臉、但又不允許孩子得意忘形,不高興不行、太高興也不行。在華人傳統的價值觀裡,喜歡的情緒是「泰山崩於前面不改色」、「喜怒不形於色」,並不喜歡情緒外露的人。

於是,當我們觀察到現在的孩子更能言善道、更聰明,往往卻覺得他們好像更「討人厭」一點了,每個孩子都有些說不上來的狀況──不太會和自己相處、也不太懂得與人相處。這其實突顯了情緒教育的重要。

周老師提到一個悲傷的案例:一個資質優秀的孩子,因為學習挫折,而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孩子的母親是周老師的朋友,在談及這件事時,孩子的母親提到,其實這個孩子有想過要轉學換環境,但當時母親覺得可以再試試看。事後大家在想,是不是若是讓孩子能理解自己的情緒,他在這個關卡就能安全過關?

 

 

 

【以身體來調節情緒】

如果孩子是一個從小就愛發脾氣、容易把自己情緒表露出來的孩子,這種孩子很快就能讓人發現他的狀況。真正讓人擔心在意的,是什麼苦難都往心裡吞的乖孩子,他們無法消化自己的情緒、也無法拿出來討論。

有沒有想過情緒從何而來?為什麼會有情緒?你的情緒在哪裡?

我們以前都會覺得,情緒在「心」裡,但實際上情緒是在「大腦」裡建構、接著引起全身的反應。緊張時會肚子痛、生氣時會全身發抖、激動時心臟會噗通噗通跳⋯⋯情緒與全身生理連通,人類的情緒由全身身體激發,因此反過來說,要調節情緒,也要從身體的狀況來調節。

心情不好時,有的人會說要「轉念」,但往往怎麼轉念也轉不過去。與其坐在那邊想破頭,不如去吃頓好的、去外頭跑跑步⋯⋯讓身體反應調節情緒。與其教孩子「你不要生氣」、「你要想一想這樣生氣有用嗎」,有時倒不如帶著他去跑一跑。

科學家早期執行腦科學研究時,利用腦波 (EEG) 等測試工具,多數只能做出認知的研究、無法從實驗結果確認出情緒到底是從哪塊腦區運作。後來才發現,人的情緒運作並不在大腦皮質,而是在大腦的邊緣系統。大腦邊緣系統的運作和大腦皮質不同,邊緣系統與生存有關,都是反射作用,不需要經由意識思考、也無法由意識控制,就像是拿手電筒照瞳孔,我們無法控制自己、要自己的瞳孔不收縮。

人的情緒是出自於反射,在我們想以意識去控制之前,情緒就已經發生了。我們常說「情緒淹沒理智」,因為情緒發生後,反射的速度比認知回應的速度來得快,所以無法經由意識去控制情緒。海馬迴處理情緒記憶(曾經發生過的情緒反應),以迅速反射處理。

情緒不只受制於當下的情境,還與過去的記憶有關。我們的意識與潛意識,會影響我們如何處理情緒。

 

【不強求去除情緒,情緒是生存的必要反應】

情緒可以透過學習來控制,但效果有限且緩慢。但人若沒有情緒,真的能過得更好嗎?有些宗教主張人去除欲求、沒有七情六欲,就能修道成仙,但是從嬰兒來看,人類的嬰兒有情緒,可以幫助他生存——越高等的動物越需要父母的哺育照顧,脆弱無助的嬰兒活下來的方式就是靠著自己的情緒表達,大哭要求父母幫他換尿布、餵奶、討抱討玩,展現笑容安輔照顧者的心、讓照顧者覺得「再累都值得」。

孩子真正開心的笑容,是一個半月到兩個月左右才會發生。在新生兒初生之時,多半都是在睡夢中笑,睡眠中進入眼動期後自動牽動的反射反應。

嬰兒的哭、笑、害怕都是生存必要的反應。嬰兒的存活與他的情緒有關。嬰兒到了有意識的時候,會開始有生存的恐懼:對主要照顧者離開自己身邊,會有分離焦慮;開始會爬後會開始怕高,爬到床邊就開始怕掉下床,學會走路後才漸漸消除對床的高度的恐懼。這都是為了自我保護。

早期治療躁症患者的做法是額葉切除術,切斷額葉與大腦的連結。1930-1940 年代覺得這種方式非常穩定,因此大幅採用這種方式來治療精神病患。但後來發現,雖然截斷了病人的情緒與認知之間的連結,讓病患看起來變得非常穩定,但病人從此不再有情緒:不再覺得快樂、也不再覺得悲傷。而且,患者在術後五到八年左右,自殺率非常高。

研究發現,接受額葉切除術的患者,失去情緒後反而感受到巨大的空虛與痛苦,覺得不再被需要,活得生不如死。這讓大家發現,移除情緒並不會讓人過得超脫自在,反而讓人覺得生命失去意義。因此,我們需要的不是拿掉自己的情緒,而是學習如何與情緒共處。

 

【冰山下的秘密:人類情感基本模式的形成】

如果把情緒情感看成一座冰山,水面上的冰山是情緒的學習,懂得情緒發生的道理;水面下的冰山則是情感人格,原本就建立得健康正面的情感人格,對任何刺激都能有正常的反應,但情緒人格如果隱含許多破碎與傷害,人就會迅速的反應出憤怒受傷的回應。

周老師舉了個簡單明瞭的例子:有個學員去學了 EQ 課程,瞭解情緒怎麼來、怎麼控制情緒,抱定主意回家要笑臉迎人地對待伴侶,但是回到家中打開門,看到伴侶和平常沒兩樣的白目行為後,還是非常直覺地「整把火都上來」。

人可以學習到很多面對情緒的技巧,但是真正改變情緒的反射反應,是很難透過短期學習改善的。

精神分析學派利用墨漬測驗來分析患者心理,發現患者們解釋墨漬的樣貌,都是在描述人生經驗裡歷經過的某個片段。累積大量的墨漬測驗研究後發現,成年之後成為精神病患的人,共同點在於曾經有過不愉快的童年。人類的情感人格建構的時期,就是童年時期,彼時若有童年創傷,會影響成長後的待人處事、伴侶關係,甚至代代相傳下去。

動物行為研究興盛之時,有人以動物來做依附研究,知名的「恆河猴實驗」裡,讓與母猴分離的新生小猴與鐵絲網母猴(上頭有奶瓶)與絨布母猴(未提供生存所需的乳汁,僅提供撫觸)

雖然傳統都認為「有奶便是娘」,但小猴僅有餓到不行的時候會去找鐵絲網母猴,大部分時候還是依附在有溫暖懷抱的絨布母猴身邊。下一版本的實驗,將絨布母猴移除,實驗結果發現,沒有得到依附愛護的小猴,到了成年後完全無法與其他猴子相處,甚至在發情期時也還是會攻擊異性。對動物而言,傳宗接代是重要的本能,在發情期無法與異性接觸,是一種嚴重的失能。\u2028

>> 參考資料:恆河猴實驗的結論中指出,愛的本質就是提供孩子柔軟的接觸、輕微的晃動、有互動的遊玩,欲知更詳細的實驗過程請參考泛科學網站的《【科學話猴年】恆河猴寶寶和他的絨布媽媽》

周老師再舉一個例子,主角群是二戰後羅馬尼亞的戰後孤兒。由於戰後人手與物資缺乏,育幼院無法妥善地照顧孩子,因此孩子們僅有一天兩次的便溺清洗,奶瓶就垂掛在嬰兒床前供孩子們自行取食,無法有更多的人力為孩子們撫觸、關懷他們的感受。

研究者進入育幼院時後發現,不若一般嬰幼兒群集的地方有大量的嬰兒哭聲(前面有提到,嬰兒的哭與笑都是其本能求取生存的反並),院中僅有零星的哭聲,看到大人也眼神空洞、不討抱,重複地搥打自己或搖頭,就學時發展遲緩、專心度極低、無法維持穩定的感情與工作。這些缺乏家庭關愛的孩子,長大後高比例地成為精神分裂患者。足見愛是人類發展的基本需求。

腦科學研究者比對受虐兒與其他兒童的腦部,發現受虐兒的腦區明顯有缺損,後顳葉嚴重萎縮。研究者觀察身體受虐的孩子,推測極度恐懼中成長的孩子,腦內有高濃度的可體松,損傷了孩子的腦部發展。如同前兩週的課程中提到,0-6 歲是孩子大腦的重要發展時期,童年腦內壓力荷爾蒙過高,會重創孩子的大腦,且是永久的損害。不僅是身體受創的受虐兒,孩子長期被父母惡意的責罵、羞辱、刻意忽視,或是孩子作為父母家暴的目睹兒,亦會有大腦發育不全或缺損的問題。

溫暖的親子關係是孩子成長的根基,互信互愛的夫妻關係是家庭的根基。若我們希望孩子好,不應該是在孩子做錯的時候去訓斥他、緊迫盯人地監督他做功課,而是給他一個好用的大腦、穩定的人格。華人重視「親子軸」勝過「夫妻軸」,非常在乎維繫親子關係、卻略過了夫妻關係的經營,但破碎不安的家庭卻容易重創孩子的大腦。

很多夫妻說「我們都不在孩子面前吵架」,但飄散在家中的氣氛,孩子都知道。童年時期觀看到父母的夫妻關係,會影響到未來孩子的情感關係,幾乎會複製相同的狀況,讓悲劇一代傳一代。

 

【如何教導孩子「情緒」?】

情緒學習通常要學三件事:

  • 【情緒表達】
    \u2028小孩最初的情緒學習是在情緒發生後馬上反射性地打人、丟東西,此時的策略是「教孩子把情緒說出來」
    有很多人單純告訴孩子「你要把情緒說出來、不要用哭的」,但孩子的語彙有限,無法傳情表意,根本沒辦法做到「把情緒說出來」。這時大人要舉例讓孩子知道可以怎麼表達,不要單單只是要孩子說。
    教孩子「把情緒說出來」之後,還要讓孩子知道「不要亂說」。
    例如:在公車上,孩子大聲說「那個阿姨好胖喔」,這時可以告訴他「我不喜歡你這樣說,不喜歡你話裡的惡意」。
    \u2028孩子要學習情緒規則,在合適的時候表達出正確的回應。什麼時候怎麼表達,對方才不會覺得受傷?別讓孩子變成一個伶牙俐齒到幾近白目的孩子。\u2028情緒表達要傳達內在狀態(學著說出來)、符合社會文化(不要亂說)。\u2028
     
  • 【情緒理解】
    \u2028帶著孩子理解情緒背後是什麼?為什麼?
    有的孩子情緒語彙非常少,開心就是「爽」、反之就是「不爽」,但是為什麼開心、為什麼不開心,卻說不上來。\u2028引導孩子瞭解自己當下的感受是哪一種情緒、知道現在的狀態的命名是什麼(開心、難過、憤怒),和他一起探索為什麼發生。不要讓孩子在朦朧的狀態中成長。\u2028
     
  • 【情緒調節】
    \u2028當有極端的情緒狀態(大喜、大悲),要怎麼回到正常的情緒狀態?試著找到自己的調節方法。\u2028周老師帶著大家思考,面對情緒發生時,可以做什麼事幫助自己恢復過來?有的人選擇運動、有的人需要找人傾訴、有的人想要一個人靜靜⋯⋯每個人的方式都不同,對他人有效的,未必對自己有效。
    但比較令人在意的是「想不到要怎麼調節情緒」無論如何,需要有幾個對自己有效的情緒調節策略。\u2028不要只是被動地面對情緒、千萬別「把情緒放在心裡,讓它隨著時間慢慢走開」。若不調節情緒,壓力荷爾蒙會累積在腦內,長期影響大腦,久了可能轉換成憂鬱症,而憂鬱症又容易反覆發作、不易根治,顯見情緒調節策略的重要。\u2028協助自己也協助孩子找出各自的情緒調節策略,是一生受用的。

要理解自己的精神狀態平常的水準,是一個平和愉快的人,還是容易緊張焦慮的人?長期緊繃負面,要練習刻意訓練自己健康快樂的習慣。大人先練習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孩子自然會有更好的情緒管理。


【各種時期的情緒管理】

【嬰幼兒期\u2028】
過去老一輩的人會說「孩子不要抱,抱著會寵壞,不抱他以後就不會愛哭了」,但是孩子不哭了,可能只是「習得的無助」,發現父母對他的哭泣無動於衷,所以才放棄表達自己的情緒。

建立孩子的安全與信任感是重要的,多撫觸、擁抱、互動。當孩子發出啼哭,試著幫他處理他的問題,例如:順時針的腹部按摩,幫孩子排除脹氣。孩子肌肉張力不佳,要幫孩子強化肌肉,按摩時就以身體中線為中心,由外側往內按,反之,若要幫助孩子肌肉放鬆,就由孩子的中線往外按。

在嬰兒還不會說話的「前口語期」,可以教孩子使用嬰兒手語進行溝通。嬰兒手語不必刻意去學,只要親子之間可以溝通幾個日常經常需要的動作即可,例如:謝謝、幫忙、吃、還要、沒有、等等、抱抱、水、ㄋㄟㄋㄟ⋯⋯如果真的無法自行設計手語,可參考「台灣線上自然手語」。

>> 延伸閱讀:若想學習自然手語,可參考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台灣手語線上辭典」。

孩子同時學習口語加手語,不會因此使得孩子的口語發展落後,反而幫助孩子的語言發展提早完成。

 

【幼兒期】

教孩子把自己的狀態說出來。使用豐富的情緒語彙,以正面語彙來說,「高興」、「得意」、「喜悅」、「舒適」的狀態都不同,讓孩子能夠用更精準的語彙描述自己的內在狀態。情緒語彙太少的孩子,生氣也說「生氣」、難過也說「生氣」、焦慮也說「生氣」,難以釐清自己的狀態。

周育如老師設計了一個練習表達情緒的遊戲:引導孩子用「高興、生氣、難過、害怕」四個基本情緒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 第一階段:描述「我的情緒」,「我覺得很○○,因為⋯⋯」
  • 第二階段:描述「他的情緒」,請參與者 A 描述參與者 B 的情緒,讓 A 可以練習觀察描述 B 的外顯情緒,接著請 B 確認他的真實感受,讓 A 可以練習如何觀察他人的情緒。這個練習可以讓孩子把眼光放到別人身上,久了孩子會去留意他人的狀況,「今天他看起來很開心,但是他發生了某個事件,我跑去安慰他」。
  • 第三階段:描述「最⋯⋯的經驗」,把情緒卡片正面朝下,讓參與者抽一張牌卡,藉由随機取得的情緒詞彙回想自己過往的情緒事件。真實歷經的、帶著情緒的生命經驗,可以引導出孩子最豐富的表述。

孩子如果能自在地習慣與人分享情緒經驗,有時可以聽到很多孩子之前沒提過的經驗。周育如老師說到,她在幼兒園的教師培訓中,有個老師分享課堂上的情緒練習經驗,當孩子分享到:「在萬聖節活動的那段期間,看到地下室的道具,讓我非常害怕。」孩子的這段分享,讓老師和家長追本溯源地找到孩子當時害怕自己睡、尿床等異常反應,但是要不是因為這個活動,孩子就把情緒放在心底,師長們完全找不出這些反應的來源。

>> 延伸閱讀:練習描述情緒的確困難,但「先處理情緒、再解決事情」,能夠讓我們看見彼此的需要。在知名家事案件律師賴芳玉的《情緒被準確描述,就能降低憤怒指數》一文裡,有一個賴律師與她兒子在親子衝突後,一起看見彼此情緒的例子:
「直到我該罵的都罵完了、不高興的情緒都發洩完了,我冷靜下來後,這才看到,我兒子也是有情緒的。我問他,他有什麼好委屈?孩子的眼淚再也忍不住了,他一邊哭一邊反問我:『你說,哭不能解決事情,難道罵人就可以嗎?錯我也認了,地也是我擦的,你為什麼還要一直一直罵?』他講一個我啞口無言,後來我們兩個人一起面壁罰站。」


【大人的情緒學習】

快樂的三個層次是:

  • 感官的快樂:吃好吃的東西、穿漂亮的衣服等等感官的、即時的享受。
  • 幸福的快樂:延宕滿足,獲得比較深層的快樂,像是:忙了一天,看到孩子睡著的平靜的臉;考前努力苦讀、無法玩樂,一週後考試成果揭曉,看到漂亮的成績。
  • 意義的快樂:純粹是完成了有價值的事,像是當志工。

大人往往已經忘記什麼是感官的快樂,隨著成長、承擔責任,不太敢也不太去尋求感官享樂。但周育如老師建議在座的大家,「如果覺得好累,覺得快要燃燒殆盡,要給自己放個假。你要想,所有的快樂都是賞賜給你的,應該去享受它。」

人去追求幸福與意義是必要的,感官享樂的確是一時的,但是如果能夠提升自己的能量,感官的快樂也是很有用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處理情緒是不容易的事,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修復很難。有一些情感上的傷害,不是知識學習就能做的,也許可以用按摩重建愛的關係。按摩的對象可以是早產兒、嬰幼兒,甚至是青少年、夫妻、年邁的父母。

周育如老師提了一個案例:一個國二女孩的母親,為了女兒半年不和她說話而困擾,周老師提議可以幫孩子做手臂按摩,後來也順利成為這對母女之間的關係重建的開頭。也許大家可以試著由此來作為接觸的開端。

 

【周老師與聽眾的 Q&A 時間】

Q: 幼教老師提問:在教學現場遇到分離焦慮很重的孩子,對年長老師特別排斥、又只信賴特定單一的老師,希望知道怎麼協助這個孩子?要怎麼做對孩子才是好的?
A: 要倒帶回想一下,孩子怎麼從家庭銜接到幼兒園的?孩子可能在情感上需要找到一個「可以抓緊的人」,也許那位老師是孩子第一個抓到的人。通常孩子入學兩三週後會狀況比較好,不過如果兩三個月後還是這樣,可能需要瞭解他的家庭狀況。
在學校,可以給孩子一個任務(餵小動物或是幫盆栽澆水),或是找班上的哥哥姊姊當小天使來幫忙顧這個孩子,讓孩子的情感轉移過來。
在教學現場裡,老師的作為也很重要:老師有讓孩子和其他孩子互動嗎?有協助他轉移情感嗎?家庭中的主要照顧者是誰?老師可以朝這些方向試試看。


Q: 在演講的開頭有提到孩子想轉學的問題,我們怎麼確認孩子是可以再撐一下、面對挑戰的,還是要幫助他跳過這個關卡?
A: 孩子怕失敗,可能是過往父母總是過度讚美,孩子做什麼得到的回應都是「你好棒」,這樣反而會讓孩子不敢面對失敗。活在掌聲中的孩子,反而會擔心自己做不好。日常生活中要給孩子遊戲經驗,讓他練習有輸有贏,家長不要過度介入,適度的讓孩子隨便亂玩。讓他在遊戲的開心中,自然得到「內在酬賞」(由學習者自己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時所獲得的滿足)


Q: 提問的家長提到,自己沒有自己情緒調節的策略,不過因為青少年時期剛好有機會可以大量運動,因此順利移轉了情緒。在過去經驗中,發現很多情緒表達不好的孩子,往往選擇的情緒調節的策略就是「吃」,反而造成情緒容易起落的孩子都很胖。帶領孩子懂得情緒變化後,要怎麼找出一個規則,讓孩子去找到健康又好的策略?
A: 大人如果從來沒有被好好被關照過情緒,內心裡會有個受傷的小孩。如果發現自己情緒有需要被修復的地方,但是卻找不到真正的原因,可以試著把自己情緒波動的事件記錄下來,知道是誰、是什麼原因,讓自己的情緒發生。不要去試著評論自己的負面經驗,單純記錄就好。一週之後就會找出自己情緒反應的模式,可以找出情緒的起點在哪裡。幫助自己把情緒問題從潛意識浮到意識層次,才能處理它。
如果父母有在小孩面前示範一個合宜的情緒調節策略,孩子是會模仿的。例如某天下班對孩子宣布,「我今天上班被老闆海削一頓,心情不好,想出去散步,誰要陪我去?」孩子會知道這是一個情緒調節的好策略。另外,孩子過度採用情緒調節的策略,應該先幫他找出源頭造成情緒的起點,去協助孩子解決問題,再來考慮策略的合宜性。

 

【個人心得:一起聽情緒說話】

回想起來,有時候要學習怎麼好好地和孩子說話是困難的,以我自己而言,在我成長的年代,還是個學生家長會送藤條和木板、歡迎老師打小孩打到變乖為止的時代。那時的我們也一如周老師在課程前半段提到的,長輩們會希望我們完全沒有情緒,乖巧聽話。

現在我們鼓勵孩子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應該對應地疏導他們的情緒,聽懂每一段情緒背後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擁抱快樂、擁抱雀躍的孩子,也接住負面情緒、成為接住情緒下墜的孩子的網。

正好課程結束後回家的路上,看到 YouTuber 囧星人在 facebook 上提到她的童年創傷經驗:「我一直想讓家長知道,我不介意你們做過什麼或沒有做到什麼。記憶中,父親為生意焦頭爛額的樣子、繼母手腕上一道道的割痕、電話裡傳來母親的哭聲,我那時還不十分明確什麼感受,如今體會到,我的痛苦一部分來源於看到應該保護我的大人們如此脆弱無助。」

每個人都會用各種方式記住事件與背後的情緒,也許需要的正是周老師提到的情緒策略,讓各種情緒現場能開出一扇門,能夠讓背負壓力與情緒的人得以順利的離開令他痛苦的環境。遠離了,回頭再看,負面情緒才能成為成長的能量。

推薦給想學著聽懂情緒背後表達的真實情感的你!
 

 

相關連結

 

 

追蹤小草的 facebook,看更多生活資訊! ↘ 

arrow
arrow

    小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