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可以休憩的區域,沙發與單人椅,讓人可以把自己調節到一個舒適自在的狀態@高雄Hotel dùa住飯店

作家吳爾芙說,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剛結婚時,雖然沒有辦法擁有自己的房間,不過 16 準備了一張書桌給我。天生左利的我可以把抽屜放在我順手方便的左側,一人一張書桌可以讓我們的工作與休閒活動都保有各自發展的空間。

談到理想的房屋空間配置,我仍然期待能有空餘的房間,挪作我們的書房。最好能有自己的房間。

「為什麼妳這麼堅持要自己的房間?」
『我需要自己的空間,需要讓我儲存安全感的結界。』

想起來是這樣的:小時候因為家裡的經濟能力有限,住商合一的房屋以店面為主體,房間坪數無法擴增到太大的程度。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的房間同時是全家人的儲藏室,所有人都能進來翻一翻自己想要的東西有沒有出現在我這裡,我挪出的空間很快又被其他雜物填滿。

 

我是很羨慕能完整擁有自己的房間,不被質疑「妳為什麼要買這個」、「上次那個妳為什麼要丟掉」、「妳這裡有空間那讓我放我的東西」、「妳幹嘛一直窩在那邊做同一件事都不動」、「妳為什麼要一下做這個一下做那個」的人。覺得有完整的自己的房間,才是理想的界線,有自己放空喘息與自在休憩的空間。

最近網路上有一篇文章被許多人轉載,意見正反都有。發文的 Eliza 對她的孩子們說,房子是父親的,得到房間空間要感恩,不可因為隱私被侵擾而有怨言。

我覺得好吃驚。我以為在能力有餘裕時,能夠保持界線是好的,孩子能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侵擾、懂得怎麼捍衛自己權益是好的。

 後來我看到有些人同意她的想法,覺得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小氣,被其他孩子弄亂了自己房間不該有意見⋯⋯

忍不住想要引用一下近期看到的這些相關討論。

 

 

蔡宜文:「這一切是環環相扣的,當社會用母職將女人綁住,不得不要當一個好母親要犧牲一切,那母親就會用其他東西把孩子綁住,讓孩子來展現他的犧牲是有代價的,而這一切就會環環相扣的,演變成,母親與孩子的苦難。如果今天這的社會否定家務勞動者的價值,認為家管只是在家裡給男人養,卻又將好女人的定義與家務勞動綑綁在一起。」

 

王庭頨(豬大爺):「隱私被侵犯是鐵錚錚的事實,小孩會生氣是可以理解的情緒,道歉不一定在當下有用也是大人應該很清楚的結果。可是就是有些大人,他們非要小孩在憤怒的狀態之下,快速地達成安靜並且服從的效果。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在這些人的眼裡,小孩是展示自己具有威權與公信力的所有物。於是他們必須端出階級來壓制小孩,隱私在階級之下成為一種恩典,小孩就帶著這樣的概念成為下一個大人。」

 

吳珊珊(吳曉樂):「陳媽媽時常覺得,幼童必須被尊重,大人才有立場教導他怎麼去尊重他人。所以在我幼稚園中班還大班時,轉開她的香奈兒還是雅詩蘭黛唇膏去戳地板時,她罵我的說詞是,我沒有進妳的房間翻妳的東西,妳也不要這樣對我。」

 

 

同一天我在推特上看到一人反省會的這則推,深有所感:「忘了在哪裡看到的,『父母總等著孩子長大後跟自己道謝,孩子則等著父母跟自己道歉。』」

李雅卿有一本書的書名是「乖孩子的傷,最重」。那些表面無傷,被威權壓制順服的孩子,也許要等到很久以後的未來才明白,自己是可以開口說自己不喜歡這樣被對待的。

 

 

追蹤小草的 facebook,看更多生活資訊! ↘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blog365challenge
    全站熱搜

    小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