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8 update!) 請注意 2018 年 8 月起政院擴大育兒津貼,補助對象放寬至 0-4 歲(原僅補助 0-2 歲),放寬後請領各種補貼比較,可參考批踢踢 q82465 (小咪媽咪) 整理的這篇文章:《Re: [新聞] 政院擴大育兒津貼 0到4歲年領3萬》。
以下是我 2013 年寫的文章,提供給想瞭解親屬保母補助的人參考。
除了送外面的保母、托嬰中心可以申請補助,阿公阿嬤帶孫也有補助哦!早在我懷孕之初,林先生和我就力勸草媽媽去考張保姆證照。一來可以更新一下照顧小孩的知識,二來祖父母帶小孩是有補助的,不知道這件事的人請參考以下新聞。
爺奶上保母班 受訓時數減半
僅需60小時 免再「度姑」
2013年08月19日【唐鎮宇╱台北報導】不少爺爺奶奶為照顧孫子、讓兒女請領每月二千到四千元的托育津貼,紛紛上保母專業訓練課程,不過這訓練長達一百二十六小時,政策上路一年多來已有許多爺奶大喊吃不消,衛生福利部近日研擬放寬門檻,民眾若只是要當「親屬保母」,受訓時數可望減至五十六至六十小時,最快明年實施。但北市保母成長促進會認為放寬不公,且管理恐混亂。
過去家長若把兩歲以下小孩給「有保母證照且加入社區保母系統」的保母照顧,每月可領三千到五千元的托育補助;為鼓勵民眾受訓接受托育新知、並與保母登記政策順利接軌,政府去年六月擴大實施托育補助範圍。民眾只要修畢一百二十六小時保母專業訓練課程並加入社區保母系統,送托的家長每月就可獲二到四千元補助,此政策吸引許多要照顧孫子的爺奶報名受訓,又稱「爺奶津貼」。
(圖為民眾翁林鳳美為幫忙帶孫子、順便幫兒子分擔經濟負擔,報名上訓練課。 黃世宏攝)
(圖為爺奶津貼 現制與未來方向)
照顧三等親內小孩衛福部官員說,系統保母分「一般保母」、「親屬保母」兩類,其中親屬保母只照顧三等親以內的小孩,照顧環境毋須檢核;只要受完訓,兩類保母都可當。
「爺奶津貼」實施後各地反應熱烈,去年八月全台一萬八千八百八十七名系統保母中,只有一千六百零八名是照顧三等親以內的親屬保母;到今年六月底止,全台系統保母多達兩萬八千九百三十八名,其中親屬保母增加四倍多,達八千五百三十三人。
百小時課程吃不消
衛福部官員說,許多報名上課的民眾,只是要照顧孫子、讓兒女領托育津貼的祖父母,但卻得和「一般保母」接受相同時數訓練,讓爺奶們大喊吃不消,才會研議縮減「親屬保母」時數。時數縮減後,若親屬保母想轉為一般保母,須補足受訓時數。相關辦法仍須報行政院核定,屆時也會舉辦公聽會傾聽各界意見。
「管理恐變得混亂」
去年上完保母課程、今年五十九歲的張太太說,上課後確實吸收不少育兒新知識,她現在在家帶外孫,女兒每月也可領到二千元津貼,不無小補,「但上一百多小時的課真的很長,很多同學都忍不住『度姑(台語,打瞌睡之意)』」。台北市保母成長促進會理事長周定貴說,如要縮減親屬保母上課時數,可針對法規課程縮減;但這對先前已上完一百二十六個小時的爺奶保母不公平,且從事保母的人身分變多,未來管理恐會混亂。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專員王兆慶說,政府應建構平價優質的托育制度。
這個補助只給三等親內的親屬,不包括孩子的爸媽本人,我看討論區大家都說這是因為爸爸媽媽照顧小孩是行使親權。如果是孩子的爸媽其中一方沒有去上班,可以申請父母未就業家庭育兒津貼(此項原為內政部兒童局業務,現已移轉至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負責)。
喔,說到內政部與衛福部,這就是我申請不到這次的親屬保母補助,卻仍想寫文的動力──產後有好多零零總總的補助,例如:
- 勞委會的生育給付,保勞保的人有勞保生育給付、保國民年金的人也有國民年金生育給付
- 各縣市政府給的生育補助,例如新北市的「『一生幸福』生育獎勵金」
- 各公司自己的生育補助(依公司的福利政策而定)
產婦的大腦一片渾沌,光是要弄清楚這些補助來自哪些機構、分別申請,就已經好頭大。勞保生育給付很體貼,五年內申請即可;但親屬保母托育補助非得在事前加入「居家托育服務中心」(以前的「社區保母系統」)、並於托育事實發生後 15 天內完成申請才能拿得到,不得回溯!好嚴苛!
舉例來說,假設我在 09/01 生寶寶,我至遲必須在 09/15 前完成申請(不能只是送出申請喔!必須完成!),才能完完整整的領到所有補助款。如果我 11/01 才想到可以申請這份補助,11/16 才完成補助申請,就只能認定「我從 11/01 開始請家人幫忙帶寶寶」,無法要求政府補發給我九月和十月的補助。
所以,理想的狀況下,應該這麼安排時程:
- 在孕期就請家人去上保母課程。
- 接近預產期時就要去申請加入「居家托育服務中心」(以前的「社區保母系統」)。
- 寶寶一出生報好戶口,就手刀衝去申請親屬保母托育補助。
雖然我事後才想到這回事,已經無法申請,但都打電話問了高雄的居家托育服務中心要怎麼申請,就來筆記一下申請辦法囉!
申請方法如下:
- 接受保母課程訓練:
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須先接受保母課程訓練。
高雄的訓練單位有多個,我們去的是正修科技大學。
結業後,無論有無通過考試,都具有補助所須的基本資格,只是可請領的金額不同。 - 加入居家托育服務中心(原為「社區保母系統」):
通過考試或結業後,建議在實際托育事實發生前一個月申請加入居家托育服務中心。
不建議太早加入的原因是,因為加入居家托育服務中心後,
一年內要接受 8 小時的教育訓練,否則會被強制退出居家托育服務中心,
太早申請,就得早一點開始參加研習來維持資格。
不過社會局的人給我的解釋是,被退出也沒關係,
只要不是虐嬰等重大行為被退出居家托育服務中心的人,
有需要時再重新申請加入就好。(有重大疏失的保母是永久無法再加入居家托育服務中心的喔!)
加入時要準備的資料有:- 兩吋照片
- 結業證書影本或保母證照
- 身分證影本
- 戶籍謄本
(證明三等親,所以如果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與孩子的爸媽戶籍不同,就要兩邊的戶籍謄本) - 私章
- 如果有學歷證明(畢業證書)就帶一下,沒有的話也沒關係,可以當場寫一張切結書
- 申請托育補助:
因為要證實孩子的爸媽都在上班,所以需要有寶寶的爸爸和媽媽的在職證明(要蓋公司大小章)。
這點超麻煩,因為在敝公司光申請這種在職證明就要個三天五天的,
居家托育服務中心又強調不能影印員工識別證。
申請補助又要在爺爺奶奶實際照顧寶寶的 15 天內備齊資料送件才算數,
想要申請的人請記得及早準備呀。Orz
又,基本上這種補助都是直接撥款到帳戶的,
所以請再準備郵局存摺封面影本。
資料備齊後,送交給保母所在地的「居家托育服務中心」,由保母系統遞交社會局。
以我為例,我(寶寶的媽媽)戶籍在新北市,草媽媽(寶寶的親屬保母)居住在在高雄市(保母的托育服務地點,不是保母的戶籍地哦),那麼就是向高雄的居家托育服務中心提出申請。
基本上托育補助都會直接進孩子的爸媽的戶頭,不會落入保母或居家托育服務中心手中,不必擔心被抽成。如果有疑問,可以洽詢各地社會局。
這個補助僅限於未滿兩歲的幼兒,2 歲以後就沒有補助囉,下一個可使用的補助應該就是「5歲幼兒免學費」了。
有人問到這款補助是否有排富的問題?之前的規定是「夫妻合計年所得須在 113 萬元以下」,後來改成「申請人經稅捐稽徵機關核定之最近1年綜合所得總額合計未達申報標準或綜合所得稅稅率未達20%者」。
先前的規定是只看稅前收入,這樣對收入較高、但扶養人數或其他可扣抵項目較多的家庭很不利,現在的制度是看稅率未達 20%,較寬鬆了一些。
但還是覺得,就像蚊子血在《鼓勵生育政策應全面檢討》這篇文章說的:
「育兒津貼的原意是為了鼓勵更多人願意生養小孩,所以政府給你一點補助。應該是有生小孩的家庭就得被鼓勵。如果排富,那代表『年收入多少以上的家庭,政府不鼓勵你生小孩,你要生自己想辦法吧!』就像是學校規定表現好的學生都有獎金,但是某位學生家庭環境很好,所以學校說不給你了。表現好本就該鼓勵,跟學生家庭環境好壞有關嗎?既然政府要鼓勵有生養孩子的家庭,我有生養小孩是事實,為何我被排除在外?」
是說在台北的夾心世代,就算有這個收入也還是苦哈哈啊T_T,若要鼓勵生育,最好是不要排富呀。
以上,給大家做個參考嘿。
相關資訊
- 內政部兒童局:《保母管理與托育補助》
- 衛福部:《居家式托育服務》 (PDF 檔下載)、「托育人員保母登記管理資訊網」
- 托育補助申請資格,可參考:
高雄市社會局《0-2歲保母托育費用補助》。實際申請依各縣市政府規定。
依目前撰文時間 (2013/12/03) 看來,各縣市政府目前的規範與補助金額是相同的。 - 以高雄市為例,親屬保母托育補助問題可洽詢:
高雄市社會局兒童及少年福利科 07-336-8333 轉 2495~2498
台北市可洽詢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婦幼科:
1999(外縣市 02-2720-8889)轉 1952 - 申請流程與所需文件,可參考亞太創意技術學院的「三親等親屬保母加入系統專區」
(各地方加入「居家托育服務中心」(以前的「社區保母系統」)要找誰,可參考衛福部社家署的「各地方政府及居家托育服務中心(原社區保母系統)聯絡表」,或詢問各地方政府社會局)
延伸閱讀
後來我們去了新北市公托!在公托過了快樂無比的三年~
追蹤小草的 facebook,看更多生活資訊! ↘
--
2014/10/06 親子天下嚴選分享推薦
2014/02/10 親子天下寶寶生活分享推薦
2014/02/10 台東保母分享推讌
2017/02/23 配合「社區保母系統」改為「居家托育服務中心」,更新內容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