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蘿蔔的產季,此時的蘿蔔多汁甜脆,削皮時就可以明顯感覺到水分豐富的狀態。因為小麋鹿又感冒了Orz,我就準備了洋蔥蘿蔔湯給她,希望她能快快好起來。
我以前都懶得做高湯,清水煮一煮、加上各式菜肉配料,告訴自己天然的最美味。後來發現 16 為胖鹿煮粥前必定先熬一鍋高湯,每次把他做的粥熱給胖鹿時,發現聞起來香氣的確不同!後來我也學他準備高湯後分裝冷凍起來備用,說真的加了高湯以後的食物滋味真好欸!
記得高木直子在《一個人住第 5 年》還是《一個人住第 9 年》裡有提過,用高湯粉和自己提煉高湯相比,後者美味得不得了,所以她雖然很懶,為了美味還是會認真買昆布什麼的回來自己熬高湯。
〖洋蔥蘿蔔湯〗
【材料】
- 超市買的豬背骨一盒 ($35)
- 洋蔥一顆 ($20)
- 蘿蔔一條 ($20)
【做法】
- 把豬背骨放進冷水裡煮到滾,跑活水。不過上網查了一下跑活水的原理,也有人說跑活水是不必要的,肉質差、或沒放血的肉才需要跑活水。大家可以自己斟酌看看囉!
- 把豬背骨撈出來,稍微沖洗後,重新在鍋內加水蓋滿大骨後,在電鍋外鍋加一杯水,開始熬湯。
- 電鍋跳起後,把湯鍋拿出來,取出大骨,用濾網濾去雜質、碎骨。把洋蔥切碎、把蘿蔔切小丁,放下去電鍋裡熬煮,煮熟就可以喝囉。
多煮幾次洋蔥會變得像西式餐廳的洋蔥湯那樣變黑喔,如果想要白白淨淨的湯品,記得拿捏一下當餐煮食的份量。
因為是吃來食療的,說實在我覺得熱熱的喝還不錯,但不到美味的程度,哈哈。也因為如此,所以看著煮得軟爛的剩餘蘿蔔湯,我忽然有了做蘿蔔糕的念頭!
〖蘿蔔糕〗
【材料】
- 在來米粉(蘿蔔糕粉)一包。
- 蘿蔔湯一鍋。
【做法】
- 把在來米粉慢慢加入蘿蔔湯裡,直到攪動超級困難為止。大部分的食譜都會說粉漿要拿去炒到收水成糕糰狀,但是我好懶,所以就是一直加粉加到很難攪動為止。
- 在鍋底抹油,這樣之後才好脫膜。把蘿蔔粉漿倒進鍋裡。
- 在外鍋加三杯水,放進電鍋裡蒸熟。
- 蒸好以後,可以試著用筷子戳看看,基本上筷子上沒有沾黏粉漿就是熟了,不過如果生料的水份很多,蒸出來的成品會比較軟爛,也會容易在筷子上沾黏噢!我的判斷是⋯⋯用舌頭吃吃看,哈哈。
- 從鍋裡拿出來,完全涼透後再開始脫膜。
基本上拌好的生料長成這個樣子。
熟了以後⋯⋯坦白說要不是有拍照比較,在廚房的黃色光源下,我根本看不出來有沒有熟啊!XD
蓋上保鮮膜準備脫模。我後來做了第二次,發現做得大塊一點時,倒扣很容易就扣出來,但是如果做得很小塊的話,怎麼拍鍋底都倒扣不出來。我猜是因為糕體不夠重,沒辦法把自己脫出模來。拍照的這天後來我是用湯匙加上炒鏟挖出來的。 XD
第一次做的蘿蔔糕,因為很怕失敗,所以做很薄一塊。後來做第二次時放膽準備了很多蘿蔔糕粉漿,多到得用玻璃樂扣保鮮盒來裝。從樂扣裡拿出來的時候我就在想,我第一次就應該把它裝在比較有高度的樂扣裡啊!這樣剛好是一塊有高度又厚實的蘿蔔糕!第一次為什麼那麼堅持要用鍋子呢? XD
自己做的蘿蔔糕感覺沒那麼油,不過明明也沒放油,不知道為什麼,切起來總覺得有種有油份的滑膩感?好妙!我在想可能是像勾芡一樣那種滑黏感吧?
家有果汁機或調理器,能用在來米打米漿是最好的。從生米開始做起的蘿蔔糕食譜可以參考小逸的蘿蔔糕食譜。不建議用市售的粉是因為大部分的市售在來米粉都是調和粉,另外加上了玉米澱粉之類的粉類,做出來的成品米香也不及現打米漿製作的濃厚。不過我沒工具所以就不強求了。 XD
(補充批踢踢媽寶板板友 yunsyuan 的建議:「蘿蔔糕部分,如果用純在來米(粉),會比較容易碎裂(如果不想買調和好的粉),建議加點玉米粉或麵粉,在切和煎的時候比較不容易碎掉。脫模問題我是會放專門蒸粿用的玻璃紙或粿巾(比較不好洗),就很方便了。」)
後來我還有再做一次,第二次的做法是把蘿蔔糕用削皮器削皮(我沒有磨籤器XD),不過削皮要記住削短一點,不然不管是切斷或吃的時候都會一直夾出一條長長的蘿蔔絲來,滿好笑的。
做好的蘿蔔糕直接吃起來很像東港的肉粿裡的粿塊一樣,軟軟的。我把它冰起來,隔天再用平底鍋煎熟,上色以後看起來就變得很高級噢!吃起來香味也比較好~
開始越來越沒梗了,在想是不是要提前開始偷度一點點調味料了呢?大部分的食譜都有調味料呀,不是醬燒就是淋汁,要煮得有味道、顏色看起來又不會太慘淡,好困難欸,唉唷喂呀。
我們的無鹽飲食記錄!
- [食譜] 和10M+寶寶一起的無鹽飲食生活:青龍椒炒肉絲、蕃茄炒蛋、香煎豆腐
- [食譜] 和10M+寶寶一起的無鹽飲食生活:打拋雞肉蓋飯
- [食譜] 和10M+寶寶一起的無鹽飲食生活:青蔬甜椒雞鬆+馬鈴薯泥
- [食譜] 和13M+寶寶一起的無鹽飲食生活:栗子炊飯、玉米炒蛋、整顆番茄飯
- [食譜] 和14M+寶寶一起的無鹽飲食生活:菠菜豬肉煎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