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給胖鹿準備的下午點心都是各式麵包,很早就想要幫她換點口味,但也不停猶豫著:已經夠擠夠小的廚房,還要不要再買攪拌棒?最近正好看到有人提到 IKEA 的奶泡器可以拿來打蛋,單價又低,就跑去買了一個回家,照著小雨麻的三成分餅乾來烤了一盤。
過程簡直悲劇,把糖灑進蛋液裡開始攪打,馬上就噴得到處都是,光是整理廚房就搞好久。所幸成品外表非常酥脆,不過因為家裡沒有低筋麵粉,我用的是高筋麵粉,不知道是不是攪拌過程出筋,外表的確鬆脆,但內裡有丫Q餅的軟Q感。
唯一讓我覺得悲劇的點,莫過於第一次打蛋就噴濺四處,清理廚房大概去了我半條命吧,背好痛。Orz
心懷忐忑給鹿姐吃了一塊,她第一句回應是:「是餅乾嗎?」(難道不好吃嗎?😥)
連續問了好幾次好不好吃,她用一個相當平淡的口氣說,「好吃啊。」(難道不好吃嗎?😱)
把剩下的冰進冰箱時,忽然有人暴動了!還衝來硬要開冰箱,大喊餅乾、餅乾!(好吧我確定有好吃了,感謝大小姐~😘)
在這三成份自製餅乾裡,需要雞蛋、麵粉、糖,我完全就家中現有素材來製作:
- 家裡沒有低筋麵粉,我以高筋麵粉代替,因為容易出筋,後來看了許多資料、以及小雨麻的提醒,如果以直切的方式拌和,就比較不容易出筋。
- 家裡沒有砂糖,我以黑糖代替。因為我自己覺得黑糖吃起來比較不那麼甜,所以我多放了 10g 的糖。
我搞不懂切拌與直切,後來上網查一下看到了 Carol 老師的這個切拌影片,一看就懂,啊,我沒從底層翻起,難怪我拌不勻!
因為知道做布丁如果不加香草,很多人都說蛋腥味會讓布丁吃起來像『甜的蒸蛋』,原本擔心烤餅乾沒有準備香草,烤出來的餅乾會有蛋腥味,不過胖鹿睡前還頻頻問我可以吃餅乾嗎,我想味道應該是不錯的吧?
小雨麻網誌上的相關連結還推薦了蛋糕食譜,改天也想試試:
烤了一盤孔雀餅乾以後,收到了小雨麻熱情的建議:麵粉直切比較不容易出筋、蛋白加上檸檬汁或糖會更容易打發⋯⋯,得到前輩指點,大受鼓勵,很期待近期再捉個時間再烤一盤,忽然頗想記錄一下自己習作的軌跡、成敗之處,於是又逛起松露玫瑰在我家。
看到近期《〈法國麵包教父的甜點配方〉原味費南雪 Financier》這篇文,松露姊姊提到把蛋白打發或與材料直接混勻這件事:「因為(食譜的)步驟中處理蛋白時,提到『打發』兩字,挑起了我的好奇心。」
哇,這也挑起了我的好奇心。
1. 「☆~Rainy‧小雨~☆媽咪的媽媽經」小雨麻的孔雀餅乾做法:
需要先將蛋白打發,「蛋白加上香草糖,放入杯中,用電動打蛋器打成不會滴落的白色發泡狀。」
2. 「安敬成長點滴」的孔雀餅乾做法:
將所有材料混勻後一起攪打,「先將全蛋、蛋黃、砂糖混合,用手持攪拌器打至麵糊呈現淡黃色發泡狀。」
實際上看了許多網路上的文章後,我發現我前幾天烤的餅乾並沒有成功打發蛋白,但是烤製時還是隨著加溫漸漸膨脹。到底打不打發會如何影響成品呢?
松露姊姊的這篇文章讓我發現其實不一定要打發欸。我打出來的蛋液差不多就是《〈法國麵包教父的甜點配方〉原味費南雪 Financier》文中圖六的樣子,而松露姊姊也是可以漂漂亮亮的烤出來一盤美味的費南雪。
那麼,從這篇文章我破除了「蛋白打不發」的障礙了,一起來多做做以前總覺得很難的糕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