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惠文醫師X親子天下:成人的微課堂,當雙人變成三方—家庭三角關係

承續上一場探討夫妻關係的「當個人變成雙人」,這一場的重點是在討論孩子出生之後,家庭的震盪。

親子天下總編輯陳雅慧在開場裡提到,人生一輩子花了很多時間熬夜,準備工作的專業、讀書、考試、做報告⋯⋯但是在親密家庭,我們卻很少很認真的坐下來思考有什麼成功或失敗的經驗可以分享。她很開心看到現場有很多父親、先生來參與,很期待大家可以一起共同營造更好的家庭關係。

這一場談論了「夫妻關係在有了小孩後的心理學變化」,包括孩子對父親的伊底帕斯情結、父親對孩子的反伊底帕斯情結等。以下是這一場的筆記。

 

【孩子承載著父母的衝突,以及大人們說不出口的內心需求】

過去在還沒有孩子時,夫妻各自原本背負的問題,可能在空氣裡飄浮、可能用各種方式隱藏⋯⋯一開始,不會那麼輕易地顯現出問題來。

而孩子是一個奇妙的存在:孩子出生後,就會讓大人不容易承認的心理需求浮現出來。過去一些小小的問題,可能在有了孩子以後放大了好幾百倍,像是家有新生兒的爸爸沉迷於玩 iPad,表面上媽媽會擔心小孩從此就擔溺於 3C。不過,家庭裡的衝突,真的是擔心對小孩不好嗎?

又比如說,婆婆給小孩吃冰,夫妻為了小孩能不能吃冰、對身體健康影響嚴重與否、原則是否被破壞等問題吵起架來。但是,衝突的真正關鍵,真的是怕小孩生病嗎?還是更深層的心理問題被擾動?鄧惠文醫師拋出了許多問號。

鄧惠文醫師表示,在家庭裡,身為成人的夫妻不容易承認自己的心理需求,大人們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各種影響,已經不容易開口索愛;但是面對小孩,成人比較能輕鬆的表達內心的愛,當成人表達出自己的愛時,也會使得成人內心對愛的渴望就此探出頭來。

很多成人會以小孩為引,認為家庭裡的衝突主因是孩子受到了影響,但實際上真正的源頭卻是大人自己的恐懼與情緒。鄧惠文醫師舉例,她曾遇過一個青少女在門診裡告訴她,少女的母親會在凌晨兩點把女孩叫醒,「叫妳爸爸回來,說妳會怕。」

女孩覺得很痛苦,因為她若不願意介入爸媽之間的問題,媽媽會轉而責備她,為什麼不幫忙拉住一個家。

這個例子再換個家庭與成員組合——如果在這樣父母之間存有不安的家庭裡,小孩只有三四歲、還不會自己打電話,母親可能會打電話給父親,「你的孩子因為你不在所以很躁動。」而事實上,躁動不安的也許是媽媽自己。

小孩很無辜,無法處理父母之間的問題,把小孩放進問題裡,然而,真正需要面對問題、處理問題的是父母親自己。

 

【真實的小孩 vs. 父母心底隱藏的「內在小孩」】

小孩(父母心裡的「內心小孩」)會吸納小孩(家庭裡貨真價實的小孩)的能量,這是一種原型的呼喚,小孩會引發你對小孩的記憶。鄧醫師邀請大家試著思考自己的孩子的個性,再請另一半來寫孩子的個性,例如:看到陌生人的時候會害怕、生性謹慎⋯⋯

當父母寫下了孩子的個性後,把這兩份書寫結果擺在一起檢視,常常會發現:一樣是同一個小孩,夫妻之間有些觀察會是重疊的,但是有些觀察到的個性卻是相反的。譬如說,爸爸覺得小孩個性是外向的、媽媽卻覺得孩子是內向的。

但反過來說,夫妻寫出來重疊的地方,也未必是真正孩子的個性。也許孩子是非常中性的個性,並不特別外向或內向,父母異口同聲說這個孩子內向,也有可能是父母剛好都是內向的人,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孩子身上。

鄧惠文醫師曾經遇過一個個案,爸爸覺得媽媽花太多時間在親戚、教會等家庭之外的人身上,當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家人一起去親子館,爸爸為了希望可以把媽媽拉回家裡,反而會在小孩才玩個一兩個小時後,就責備孩子「玩這麼久了還不回家,你都玩瘋了」。許多教養衝突並不是教養問題本身,而是父母自己內在小孩的投射、把自己的缺乏放在小孩身上。

很多人為了自己孩提時期的需求沒被滿足,例如想要學音樂的爸媽,只為了孩子聽到音樂就轉頭,就覺得自己的孩子特別有音感,但其實只要孩子聽力正常就會轉頭。孩子是非常中性的,大人應該要先把自己清理乾淨,才能看清楚真正的需要與問題。

 

【親子關係提供了「重複 / 修復上一代傳承的家庭創傷」的機會】

藉由在親子關係重現了與上一代之間的衝突,可以活化、修復與上一代之間的問題。在此刻鄧惠文醫師邀請大家舉一些自己的例子。

  • 聽眾 A:自己的父母很早就離異,小孩出生後,反而很害怕面對自己的童年。

鄧惠文醫師表示,小孩出生後,原本內心的創傷會被喚醒,過去被蓋起來的需求、隨著時間過去貌似修補的創傷,在孩子出生後被活化。人會在某些點上,搞不清楚誰是大人、誰是小孩。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小孩,當經營了雙親都在的家庭,看著自己的孩子得到了自己沒有得到的東西,理智上會為孩子感到高興、但內心可能會為自己感到悲傷,哀悼那個沒在親情上得到滿足的內在小孩。

舉例來說,某個年紀以上的台灣女性,成長過程中,父親都是情感缺席的,缺乏安全感的母親會因此而把女兒拉攏得非常近。為了彌補成長過程的缺憾,當太太從小女孩成長為女人、進入婚姻之後,在夫妻關係裡會偷渡對於父女關係的期待,希望老公能給自己爸爸該給自己的愛。當孩子出生,妻子原本得到完完整整的愛,卻被孩子分走了,妻子內心會默自哀悼自己又再次失去了父親對自己的愛。外界看到母親越來越堅強,以前看到螞蟻會尖叫、現在蟑螂一次可以打死五隻,但是其實母親心理正在解離。

對先生而言,太太開始懷孕後,可能對他來說,孩子也搶走了完整的妻子。妻子把所有的關愛都給了孩子,母親專注的看著孩子,一下要拿濕紙巾、一下要給孩子餵水,卻正眼也不看孩子的爸爸一眼,甚至夫妻對上眼時盡是嫌惡的眼光:「怎麼又拿錯了!怎麼連這個都弄不好!」轉過頭卻又親暱愛戀地對孩子說:「等一下喔,馬上就好。」

很多夫妻在親子家庭關係裡,在有孩子後,其中一方可能會覺得自己像下人一樣,被使喚、被嫌棄。當夫妻內心都很豐足時,就能夠體認到這樣的犧牲是為了孩子,並不會太在意;但是有對愛的渴求與缺損時,就會覺得在關係裡被磨損了,也會太過急於給孩子最好的,而忘了照顧另一半的感受。

成人在自己的心理位置上,若還有未完成的期待,就會像椅子上有黏膠一樣,被黏回「小孩的椅子」上。照理說,母親應該要站穩在母親的位置上;但真實的母親,都是在摔落的狀態下,試圖攀爬回到母親的位置上。

 

【孩子喚起成長經驗的回憶】

孩子會患起我們在成長經驗裡的回憶,包括:

  • - 作為小孩本身的感受
  • - 上一代父母如何處理困難與差異
  • - 幼時如何涉入或解決父母間的張力

身為父母的我們在某些事情上的無能、無成就,是否轉移到我們對孩子的要求上?或者是,從小父母就要求你完美,當你自己當父母時,就會要求自己完美。鄧惠文醫師建議,當父母有時要吊兒啷噹一點,太完美的父母會把孩子逼瘋,太緊繃的父母,家人也不會給你太好的臉色,這種時候熟悉的感覺又上來——「你們通通都要我把事情做好,卻又不肯定我!」

鄧醫師舉了一個例子:

母親讓孩子騎腳踏車,孩子摔傷了,平常不花時間照顧孩子的父親迅速地指責母親:「妳都沒在看小孩的嗎!」

母親會在內心波濤洶湧地想,如果我沒有在看顧這個小孩,他能長到這麼大嗎?但為了表面上的和平,也許就只是淡淡的回問:「你都不覺得我是一個很好的媽媽嗎?」

衝突就此而起,父親回應,「沒有人說你不好,但是小孩受傷的事妳以後要怎麼處理?」

母親瞬間會覺得受夠了,很想離婚。

像這個例子裡,從小到大都在有功無賞打破要賠的氣氛長大的母親,會回溯起自己童年時被反覆要求完美的經驗。

小孩是淘氣的,會把父母心裡潘朵拉的盒子一一打開。很多夫妻會覺得為什麼家庭重演了自己原生家庭的互動狀態,「為什麼我老婆都會故意來激怒我,讓我非得用我爸那種罵人的方式來對待她?」我們雖然理智上知道自己不要重複上一代的影子,但是我們卻會在內心受到過去的習慣與記憶,來處理雙方的關係。小時候自己是怎麼被父母捲入爸媽的問題裡,會影響自己處理親子家庭的關係。

孩子使家庭成員具備多重身份角色:爸爸會回到自己當兒子時的心態、媽媽會回想自己作女兒時的狀態。

鄧醫師又舉了個例子:一個三口之家,為了省電,夏天時會一家三口川字型地睡在一起。假日早上,太太和小孩起床了,先生心想太太會顧小孩、自己工作好累,於是就賴在房裡賴床。孰料太太一起床就啪的一聲把冷氣電源給關了,先生生著悶氣在房裡睡覺,心想太太完全不在意他的感受、大概也不會幫他留早餐吧?果不其然,當他懷著悶氣走出了房間,餐桌上只剩一片杯盤狼籍。兩人衝突起來。

  • 先生覺得太太應該考慮到他還在睡覺,把冷氣繼續開著。
  • 太太覺得:「我一早就起來顧小孩、做早餐,如果你也跟著一起起床,那冷氣的問題根本就不存在!」

實際上的問題卻不是冷氣該開久一點、或誰該多照顧小孩一點,而是為人父母的自己內心覺得「我感覺我不重要」、「我感覺我不被關愛」,因此使得自己的缺乏成為爭論背後真正的原因。

為人父母具備了多重的身分,要能夠肯定自己的需求,例如夫妻之間要有相處的時間。如果當另一半要求要有約會時間,自己卻覺得很反感時,要思考自己是不是正在壓抑自己的情感需求?

當了父母會拼了命無私奉獻,但是還是偶爾要有自私一點的時候,別讓這樣的情緒被壓抑。

 

【孩子使伊底帕斯情境的競爭感和被排除感浮現】

佛洛伊德使用「伊底帕斯情結」來說明兒子會愛戀自己的母親,必須面對與父親之間的競爭心理,共同競爭母親對自己的關注。

鄧醫師在這邊花了滿多時間說明兩個故事:

(我覺得這兩個故事的原典很長,在此不詳細重述,請大家參考網路上的故事解說囉!)

在佛洛伊德的伊底帕斯情結中,如果男人的成長終極目的要變成有權力的人,那麼孩子成長到權力凌越父親時,在心理意義上就形同弒父;如果女孩長大後發現自己無法成為有權力的人,會對母親會有恨意,認為自己為什麼沒有賦予自己成為能夠和父親一樣有能力的基礎。

在現實家庭中,孩子通常會和一方較親暱、和另一方有競爭的意識在,就像伊底帕斯情結裡,孩子可能想要愛戀依附父親、或想凌越父親。父母自己也會有伊底帕斯情結中擔心被弒父的想像,產生反伊底帕斯情結,擔心自己的孩子搶走自己得到的愛與家庭地位。

我們與孩子之間,不僅只是無私、聖潔、充滿愛,還包括一些隱藏的期待、競爭,使得親子關係裡充滿混亂。

鄧惠文醫師對伊蕾克查情結 (Electra) 額外的解讀是:母親會那麼憤恨父親把大女兒獻祭,可能還有一塊憤恨是在於父親去打仗竟是為了要搶奪世上最美麗的女人海倫。伊底帕斯是在不認得自己父親的情境下,因為競爭而弒父;伊蕾克查則是在有識的狀態下弒母。

有些與母親怨恨至深、老死不相往來的女兒,當自己成為母親後,反而能夠與母親和解。生了孩子以後,兩代母親之間的母性的呼喚,使得雙方又再次活絡了起來。鄧醫師邀請聽眾分享接近這樣的感受的情境。

  • 聽眾 B:家中有有兩個孩子,分別是小學三年級與一歲五個月大,如果丈夫對孩子非常疼愛,會覺得對他父親的角色特別加分;如果丈夫對孩子的照顧有疏漏,或是責備小孩甚至打小孩時,母親會覺得丈夫怎麼可以這樣對小孩,激起太太的攻擊之心。

鄧醫師分析,在抽象的意義上,父親無法很愛孩子,對孩子出現厭惡(伊底帕斯的故事中,父王想要把孩子丟掉),例如:父親有了孩子以後更想要去應酬,父母看到了孩子覺得自己受威脅、被損耗,反而更無法放下事業⋯⋯

當我們抱怨另一半給小孩的不夠,是不是我們自己也因為小孩的需求而折損了自己給另一半的照顧?我們是不是為了照顧小孩而使喚另一半、不給另一半好臉色看?有的先生可能因為太太覺得自己老是照顧不好小孩、對家庭有挫折感,此時就會更逃避,耽溺於 3C、忙於應酬等等,就像青少年唸書成績不好時,會更想在遊戲裡得到成就感。可以用大膽的想像來觀察自己另一半的內心。

  • 聽眾 C:先生會複製上一代對孩子的互動,用負能量強烈的互動與孩子相處,比方說罵小孩「你就是不懂啦你」,而不是用 open mind 的方式去和孩子相處、包容關愛孩子。

鄧醫師推測,我們會不喜歡另一半對小孩的態度,可能另一半也不贊成我們對小孩方法是好的(如果另一半覺得我們的方法是好的,就會直接採用我們使用的方法和孩子相處了)。我們必須退回沒有價值判斷的原點,平性、中性地看待彼此對照顧小孩的觀點不同。我們會帶著上一代的習慣與記憶來和小孩互動,我們如果對自己很滿意,會覺得我爸媽那套是對的,我們如果對自己不滿意,會覺得都是爸媽害的⋯⋯

受傷的小孩變成爸爸媽媽之後,就會用熟悉的家庭互動來對待自己的小孩,讓自己的孩子再受傷。如果覺得另一半的教養方式不對,是否也否定了另一半本人?被否定的人,又怎麼能開心地接受自己被否定呢?

在「常常責備小孩的家庭」成長的父母,受了原生家庭的傷,當自己再次用這種方式教小孩,還受到另一半的否定,會掉進更強烈的惡性循環。所以,我們不能直指另一半「你從你的父母那邊受傷了,我正在提醒你不要再這樣和你的小孩相處」,因為會讓另一半覺得更受挫受傷、更覺得被否定。

鄧醫師建議,多多肯定丈夫對孩子相處的價值。如果父母其中一方能夠做為孩子足夠的後盾,孩子是能夠有很好的抗壓性的,在沒有立即危險的情況下,被父母另一方責備,其實不會對孩子帶來永久的傷害。這時候可以找出一個轉圜點,找出內在小孩受傷的大人所作所為的好處,來肯定這個互動裡正面的效果,降低負面互動的再次循環。

我們該怎麼支持欠缺能力的父母呢?鄧醫師建議,不要覺得這樣的父母是「蓄意給孩子不好的」。有很多人想愛、卻沒有能力去愛孩子。我們應該嘗試修補好這樣的內心創傷,讓對方成為更好的父母。

爸爸媽媽會拜託孩子「幫忙」,但孩子其實無法衡量幫這樣的忙會帶來多大的創傷。鄧醫師舉了幾個極端的例子:母親隱匿自己在前一段婚姻裡的孩子、或是請求孩子去幫忙抓姦拍照⋯⋯這些孩子,在受到父母的請託之後幫助父母,但是卻把自己推向第一線受到重大的傷害。當父母自己被愛得不夠,就無法安然的去照顧孩子。越是提醒這樣的父母沒辦法好好地被愛、會影響他們的孩子,越是會激起這樣的父母更大的創傷與挫折。

做為治療師,要讓大人感受到自己被愛,才能夠滋長出愛孩子的能量。成人的內心得到修復,才有能量可以支撐他們好好地處理問題。鄧醫師鼓勵在這樣受傷的結構裡,夫妻可以作為對方的治療師,陪對方走出傷痛。

要讓為人父母者能夠發揮更好的功能、把孩子照顧得更好,「不是從這裡(手比大腦),而是從這裡(手比心臟處)。」鄧醫師說。不從道理出發,而是要想他為什麼做父母的能力會壞掉?要怎麼愛他,才能讓他的能力自然滋生?

 

【孩子成為父母儲放和排空情緒之處】

很多我們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會利用孩子作文章。你焦慮,孩子會跟著焦慮;你悲傷,孩子會冒出情緒問題;夫妻吵架,孩子也會容易跟著憤怒。

鄧惠文醫師舉了個例子:謝先生和謝太太,太太覺得先生愛批評、先生覺得太太少根筋,比方先生說太太老是忘記把點心放進媽媽包,太太說還不是因為先生在她晾衣服時打斷她,要她準備外出時要帶的零食,打亂了她的工作節奏。諮商師建議他們說一些家庭生活裡有趣的事,夫妻說孩子講話童言童語很可愛,夫妻希望小孩過得圓圓滿滿、月圓人好,所以孩子的小名叫圓圓。

我們對這樣的夫妻的理解與詮釋是,他們怎麼看孩子都覺得可愛,但看另一半就覺得怎樣都令人厭惡。他們把所有美好的事都存放在孩子身上:先生說孩子就是機伶,這點好像自己;太太說孩子善良,也是像自己。XD

夫妻倆在童年都遇過一些動亂之事,各自的原生家庭無力關照他們的心理,因此來到了新的小家庭,謝先生與謝太太一直無法相信,美好的感覺能夠永存在家庭裡。謝先生與謝太太兩人互相相處時,把好的部分留在伴侶身上,把壞的部分投射到伴侶身上,因此覺得孩子無比美好,但不把好的感情放在伴侶身上(因為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覺得伴侶很爛不值得被好好對待),兩人拼了命的把小孩照顧好,希望能把好的感覺維持在小孩身上。小孩慢慢長大,會變得刁鑽、蠻橫,小孩開始受到父母負面的情緒腐蝕。

夫妻必須好好整理內心好的感覺與壞的感覺,去和解、去處理,相信另一半並不會破壞你的人生、不會破壞你的孩子的純淨天真。

  • 聽眾 D:MODEL 出身的太太,在婚前非常崇拜迷戀外籍機師的先生,但在女兒出生後,太太覺得夫妻價值觀不同:太太擔心小孩太可愛會恃寵而驕,先生卻覺得小孩可愛就大方地讚美就好;太太禁止小孩吃零食,但是先生會立刻偷餵。在多次爭執這些細節後覺得情感被磨損了。
  • 聽眾 E:因為先生的職業的關係(職業軍人),每個月只有 4~8 天會在家裡。太太請了一年的育嬰假,因為收入比先生高,所以育嬰假滿後就又回到職場。目前沒有和長輩同住,所以生活裡主要重心就變成太太與小孩。先生會抗議兒子把太太的關注都移轉掉了,太太又覺得自己一邊工作一邊帶小孩,還要顧及先生的感受,非常疲累。

聽眾 D 的案例,可想而見混血兒、媽媽是 MODEL 出身,孩子一定是非常可愛的,母親看著這麼可愛的女兒卻擔心起女兒會恃寵而驕,鄧醫師在分析這個案例時,先引述了西蒙波娃在《第二性》裡的話:「女人對女人,是雙重的嫉妒。」

女人會嫉妒女兒搶走了老公、又嫉妒老公搶走了女兒。美麗的母親應該很熟悉自己的美麗會帶來怎樣的處境,如果擔心女兒會驕蠻受寵,是不是擔心女兒個性和自己一樣,未來會受和自己一樣的苦?是不是想要提早教會女兒,青春美貌會消逝,以後才不會吃和媽媽一樣的苦?曾經受寵的太太,為了不想要面對自己的焦慮與嫉妒,也會本能的想要為孩子設立許多規範(例如不可以吃零食)。最好夫妻雙方重新分配彼此的角色,不要一方過份的寵溺孩子、一方限制太多。父親要扮演的角色,要儘量讓母女之間的猜疑少一些。

以聽眾 E 的案例,先生只有 4~8 天能夠和太太相處,孩子卻能夠大量地佔據太太的時間,先生很少待在育兒現場,所以會強烈地感受到失去了太太,反而因為很少在家,所以很難有「得到兒子」的喜悅。鄧醫師建議太太可以鼓勵先生看到「當爸爸是一件很棒的事」,並照顧先生的失落感。先生在親職的成長上進度落後於太太,太太可以放慢腳步,來讓先生能進來填補親職的成就感,找出父親才能做得到的獨特成就;媽媽也收斂自己當媽媽的表現,適時暴露自己在母職上的無助,太過硬ㄍㄧㄥ會讓人覺得母親非常熟練、不需要幫助。在沒有長輩幫助的情況下,聽眾 E 的處境是非常辛苦的,不過可以嘗試花個半年的時間試試看:不要指責丈夫、給丈夫更多的關懷、製造機會讓丈夫覺得「和小孩相處很愉快」的情境,讓丈夫可以利用這半年的時間補足進度,感受到親職裡父親的喜悅與成就感。幫助丈夫克服伊底帕斯情結裡,孩子搶走了太太的恐懼。

  • 聽眾 F:太太覺得先生沒有為孩子用心思考,舉了兩個例子:準備要送小孩去幼稚園,太太給了兩個選項,先生就直接從中選出了離家近的那一個;安排旅遊時,先生直接選了自己喜歡的地方,卻沒有思考小孩喜歡什麼。
  • 聽眾 G:太太覺得先生對小孩放任又溺愛,太太希望先生站在爸爸的立場上來制止小孩講話沒大沒小,但爸爸卻不作為。
  • 聽眾 H:身為三個孩子的爸爸,太太常抱怨先生在親職上父親太強勢,總是必須以爸爸的意見為意見,讓媽媽覺得在孩子面前抬不起頭來,但先生覺得自己很無辜,事情應該沒有這麼嚴重。

針對聽眾 F,鄧醫師建議她先思考:是不是所有事都先以小孩為優先?常常都想得太多的話,大人的需求會被擺到太後面,可能會影響到大人自己。像安排行程時,通通都是小孩的行程,大人會覺得太無聊。「我先招認,我痛恨所有的親子景點,覺得很愚蠢,對想要追求刺激的我而言很無聊。」鄧醫師笑言,她可以每六個月忍受一次這樣的行程,但希望要有個平衡,最後鄧醫師找到的新平衡就是故意反轉慣性:先生本來都會排親子景點、扮演好爸爸,那就讓他來安排能滿足大人的行程;太太排擠親子行程,那就讓媽媽不能忘記家裡還有小孩的存在,請她來安排親子景點。如果互動中,有一方跑出了自己討厭的角色,可以嘗試這種角色交換的方式。

在聽眾 G 的故事裡,鄧醫師認為爸爸媽媽都沒有人該扮黑臉,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臉,每個人要維持一個「正常人該有的臉」。當爸爸媽媽一方固定是黑臉,小孩反而會更挑釁、更想戳破爸媽這樣的面具。鄧醫師舉了一個青少年的案例,母子之間會惡言相對,鄧醫師問孩子,你是真心這樣罵你的母親嗎,孩子駁斥:「如果媽媽是真心那樣罵我的,那我回嘴的話也就是真心的。」

孩子會盡全力的戳刺爸爸媽媽,希望能讓自己眼中的爸媽回到正常的爸媽。如果家裡只有一個人在管教小孩、另一個人置身事外,這樣教出來的小孩一定不乖,這樣的小孩會製造各種各樣的問題,逼迫不參與的那個人來參與教養責任。不妨向對方承認自己教養是失敗的、「我不知道我該怎麼教小孩」,也給對方一點時間,通常這樣置身事外的另一半,反而很快地就會因為獲得邀請,而加入教養的陣容。

對於聽眾 H 的故事,鄧醫師很好奇,當聽眾 H 的太太反映先生太強勢,那在小孩出生前,兩人的意見是怎麼流動?也是先生比較強勢嗎?鄧醫師覺得要回歸到沒有小孩之前,夫妻是怎麼平衡的?是不是有了小孩 後,勾起了自己作為小孩時的經驗,把小孩視為儲放希望的地方,想藉由小孩來改變夫妻關係。例如有時夫妻會有一方想要藉由「你這樣做會讓小孩這時期的發展無法獲得滿足」為由來要求對方改變。當你覺得對方和自己的理想不同步時,先把小孩切割開來,先不要想小孩需要什麼、缺乏什麼,先想清楚自己要什麼。如果你覺得另一半太懶散,希望他少在家裡製造麻煩,請先把問題回歸到他本身,不要把小孩扯進來(例如:「你少做了這個事會影響到小孩」),這樣的溝通是無效的,即使有效也是勉強的、會惡化夫妻關係。

 

【孩子打開夫妻關係改變的機會】

成為父母後,成人可能會還懷念自己當孩子、被寵愛的角色,可以給自己一點時間去哀悼、處理自我的失落。處理好了自己的角色、建立好心理準備、修復好自己當小孩時的傷口,父母才能空出小孩的椅子,讓家庭裡真正的孩子坐上孩子的椅子。

如同上一次課程「當個人變成雙人」講到的,夫妻其實各有各自的劇本。當另一方的表現不如預期時,不要把另一半強拉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劇本,多給另一半一點時間,只要自己跟孩子在理想家庭的劇本裡,另一半慢慢會進入這樣的軌道上。自己也認真去面對自己以前逃避的成長,過去在夫妻雙人時不去面對的問題,當有了孩子、進入家庭三角關係而湧現時,好好思考該怎麼處理。

在諮商室裡協助父母夫妻的技巧如下:

  • - 聽見抱怨
  • - 看見失望
  • - 協助彼此面對恐懼
  • - 瞭解孩子的感情
  • - 與孩子溝通
  • - 處理失落感:因有了孩子而失去的能力
  • - 保有符合現實感的對孩子的期望
  • - 釋放對孩子的過度焦慮

父母要對孩子有信心,不要太在乎某一個原則,如果太僵固地相處,可能會影響彼此的感情。沒有什麼是一定的可以或不可以,不要喪失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基礎,可以在孩子身邊扮演反對的角色,但不要離開陪在他身邊的位置。

夫妻其實就是彼此的治療師,抱怨對方時,認真的去思考對方內心可能的怨言是什麼?作為夫妻,彼此支持對方面對角色移轉時的失望。有了孩子以後,很現實的,大家對於家人互動、經濟收入等種種條件的要求會變高,要去面對自我的恐懼。

孩子對父母有很深的感情。有的人說「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其實有些父母是沒有能力給愛的、純真的孩子卻都是本能地愛著父母的。也許在成長中被傷害的孩子可能會不愛父母,但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卻難以脫離不愛他們的父母,例如:受家暴的孩子會為了不想離開父母而說謊來維護自己的父母、在被安置時拒絕離開原生家庭。

  • 聽眾 I:假日夫妻相處時間很少,又要分配時間回婆家,覺得沒有足夠的基礎可以面對家庭問題。有沒有可能讓父親適度的脫離原生家庭、回歸到自己的小家庭?

鄧醫師建議,還沒有處理完的創傷,會形成一個引力,讓曾經受傷的成人無法脫離原生家庭,反而會想要回去得到父母的肯定、處理好他在原生家庭裡的問題。很多受傷的成人,會想要帶著自己的小家庭回去展現自己的成績。如果無法同理、貼近這樣的另一半的需求,會讓雙方更背離。有的人希望自己的小家庭作為核心,但是另一半卻覺得要先鞏固在原生家庭的肯定上,這樣的新家庭才是有意義的。鄧醫師鼓勵聽眾 I,要試著相信另一半,陪伴他處理好原生家庭的問題,去對方的劇本裡扮演好穩定安定的家庭,對方有獲得,慢慢會願意回饋。

鄧醫師舉例,她的外婆如果還在,已經一百多歲,但是是個受西方教育、非常洋派的女人,整個家族代代都是這樣開放的氛圍;她的婚姻對象卻是非常傳統的。早期她回婆家都會覺得非常難受,還會故意換班值班,以追求脫離農曆年回婆家這件事。回到婆家時,先生會回歸原始狀態,不做家事,不顯示出自己在新家庭裡被改變的樣子,以求不刺激父母。十多年後,鄧醫師走進了她先生的劇本,配合演出婆家需要的好媳婦角色,她調整了自己的角色,可以坦然的面對自己在婆家的樣子,她也開玩笑說現在去婆家反而是她能刷存在感的機會。

 

【我自己的個人心得】

我先招認我就是鄧醫師說的,屁股還黏在小孩的椅子上的那種媽媽。我想滿足我青春期時沒被滿足的夢想,想要被放縱放手的去追逐夢想,又覺得矛盾,好像我沒有跟小孩大眼瞪小眼就是不夠有母愛。但這個週六下午的時段,我竟然可以坐在這個演講廳裡,沒有在家乖乖帶小孩。XD

鄧醫師將「伊底帕斯情結」與「內在小孩」應用在家庭情境上的解說,還可以參考以下幾篇她在電視節目上談過的觀點:

雖然我覺得這一堂沒有上一堂那麼直覺、好吸收,不過從「內在小孩」這樣的隱喻來觀察自己的需要,是我在之前閱讀以荷歐波諾波諾 (Hooponopono) 治療法為核心的《內在小孩:在荷歐波諾波諾中遇見真正的自己》一書時就很有所感的文字,在《內在小孩》一書中,提到應該清理自己、對自己說「謝謝你」、「對不起」、「請原諒我」、「我愛你」,重視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與聲音:

「愈是輕視自己,就愈容易犧牲內在小孩。你受到重播的記憶所驅使,愈是想努力達到周遭的期待,反而會使內在小孩受苦。你原本打算努力,但很遺憾的,這個舉動卻是與清理背道而馳。」《內在小孩:在荷歐波諾波諾中遇見真正的自己》,p.64)。

忘了是在哪裡讀到的說法,心理師是這麼詮釋夫妻的爭執與處理之道:他認為,夫妻在親子教養課題、甚至生活瑣事上起衝突,往往是因為內心小孩正在暴躁地大叫,就和我們生養的那位真實小孩沒有兩樣。內在小孩還在接受現實、學習成熟處理的過程,我們如果能同理地柔軟接住這樣的情緒,儘可能平靜的讓事情走向應去的結果──例如,如果為了出門前打包東西到底是誰的責任爭論,那麼就先放下爭論,先去完成「順利出門」這件任務。另一半的內在小孩需要時間好好長大,如果可以的話,先給他時間成長,在自己真正脆弱需要支持的時候,他才有力氣,成為一個能足以照顧我們的內心小孩的大人。

近年我對於許多人說婚姻就是忍耐其實不以為然。從上面討論的脈絡下來,可以發現那些表面上的忍耐並不是單單委屈的把眼淚往肚裡吞,而是明白自己此刻的作為是要給對方時間與空間。這在心態上是有差異的,也並不是縱容對方軟土深掘、無理取鬧。就如同我們教養我們真正的孩子,我們會在情緒上包容他、抱抱他,但仍會和緩而堅定的告訴他我們的原則,戒吼、不怒罵、不碎碎唸,但溫柔的同時不會一味的寵溺。

和上週比起來,我覺得這週的課程因為提及的角色更多了,同時會討論到夫妻、新生家庭、原生家庭,所以在思考的切換上會更吃力,還需要一點時間消化這一天的內容,建議吃好一點、睡飽一點再來上課。(但不要吃太飽,下午兩點在空調很舒適的演講廳會太舒服到想睡覺~XD)

推薦給想要瞭解自己與原生家庭、新生家庭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修復成長過程的歷史傷口的你!
 

 

 

相關連結

 

 

arrow
arrow

    小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