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麋鹿,我最近常想到一位已與伴侶交往多年、卻遲遲不願進入婚姻的朋友,我為了他的事思考了這個問題:「如果戀愛那麼快樂、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那麼為什麼那麼多人都前仆後繼的往前走?為什麼不停在風景最好的戀愛時光?」
我回想起自己最初對婚姻的嚮往。我們是手執了拼圖的拼片,貌似可以成就圓滿的畫面,所以決定組成家庭。中間的齟齬、磨擦,在最暴烈的時刻,幾度讓我懷疑自己存在於此地的價值。
親愛的小麋鹿,我最近常想到一位已與伴侶交往多年、卻遲遲不願進入婚姻的朋友,我為了他的事思考了這個問題:「如果戀愛那麼快樂、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那麼為什麼那麼多人都前仆後繼的往前走?為什麼不停在風景最好的戀愛時光?」
我回想起自己最初對婚姻的嚮往。我們是手執了拼圖的拼片,貌似可以成就圓滿的畫面,所以決定組成家庭。中間的齟齬、磨擦,在最暴烈的時刻,幾度讓我懷疑自己存在於此地的價值。
今天我用 3M 的狠黏隨意貼做了一棵聖誕樹!對我和鹿鹿而言,都是我們第一次佈置聖誕樹喔!鹿鹿超興奮的,在我們開工之前就一直安排行程:「等一下先在書櫃那邊貼聖誕樹,貼完以後妳就去刷浴缸,妳叫我我們就來洗澡,洗完泡澡,然後妳幫我洗恐怖頭(她稱呼站著低頭洗頭叫做恐怖頭XD),然後我們吹頭髮穿衣服,如果把拔還沒回來就妳幫我刷牙,好了就去睡覺!」
積極成這樣,可見聖誕樹在她心目中的份量。XD
最近 16 因應鹿鹿的願望買了水串珠組合給她,加上昨天看到鹿鹿之前公托時期的同學也在迷這個,看起來好像四歲左右的小女生都很愛這款啊!來筆記一下截至目前的使用心得。
我們家買的水串珠有這些零件,由左而右、由上而下分別是:
(首圖跟內文完全無關XD,只是找個下班下課時間的示意圖XD)
昨天看到新聞《男童獨赴安親班遭撞死 斷氣前說「媽媽好痛」》,新聞裡提到有一位國小四年級的男童,因安親班業者當日疏失,未到校接送,他放學從學校自行前往安親班,過馬路時被小貨車輾斃。
昨天參加親子天下 APP team 的使用者訪談,我們聊到有聲書故事的偏好。
我平時最常給小麋鹿聽的有聲故事來源是 KKBOX 與親子天下 APP。早期還有 YouTube 上的影片,把螢幕向下蓋住讓小孩聽聲音,但是畢竟 YouTube 以影片為主,多數的卡通無法兼顧只聽聲音的觀眾,未經觀賞畫面,常會無法掌握故事的進展 ,而且 YouTube 上的影片有些是對岸的內容,難免有口音,我還是想要小孩儘量聽台灣本地錄製的故事,腔調用詞與生活使用最一致。
要找舊照片,看到 2016 年三月的照片裡有一批繪本界金城武開發的各種週邊產品,是「賴馬 20 週年經典再現」套裝裡非繪本的產品,忽然發現好像那時拍了照卻沒寫過耶,趕快來補完一下。
(邊寫邊想到因為這之中有些都是最近半年一年才開始使用,所以當時沒寫,哈)
之前參加周育如老師的課程募資,在十一月初正式上線囉~這個題目是來自於周老師在做親職教育推廣時,發現很多父母苦於孩子愛亂發脾氣、爸媽也會跟著被激怒。上一代的父母與老師沒有受過情緒教育,無法正確地處理情緒、幫助孩子排解情緒,所以有了這門課。
之前預購只要 NTD$890,不用跟老公小孩告假外出上課。小麋鹿正值小恐龍時期的四歲,我也不是個好脾氣的穩定媽媽,情緒課程對我們這對暴走獅吼母女相當實用。而且我之前上過周育如老師的課,覺得她口條清晰,對她的線上課程有信心,就馬上刷卡買啦。
第一次抽公幼,兩歲專班是 10 個名額、大約 130 人登記抽籤,而三到五歲的班則是 47 個名額有一樣多的人數抽籤。當下去了一趟山北非營利幼兒園,思考要不要放棄前一家的登記抽籤、來這裡抽。
其實山北社區不只離我們家很遠,和我們夫妻上下班也不順路。我當初看中它是因為它新創立,知名度還不那麼高,附近似乎也不是熱門文教區,我推測會比較好抽籤。但交通就是個大問題,就算打算三歲後要去其他地方讀,唸兩歲專班的這一整年還是要考慮颳風下雨時要怎麼過來,後來就還是試著去抽國小的附幼。
這本書一開始是看布魯奇的《勇者鬥惡龍之關關卡關關關過:扭轉惡行黃金教戰守則》,裡面提到專長為教養與兒童行為心理學的耶魯大學教授凱茲丁 (Dr. Alan Kazdin) 的著作 "The Kazdin Method for Parenting the Defiant Child",裡面提到不要光是懲罰小孩的錯誤,而是要鞏固孩子的正向行為,聽起來就是讓小孩忙著當個好孩子就已經忙不完、沒有時間搗亂,好像很棒!馬上就跟圖書館借來看。
但是讀這本總是讓我覺得很疲累,因為我發現在情緒平和、體力充沛的前提下,要鼓勵小孩太容易了,但是雙薪家庭就是又忙又累──我常常會想「累得跟狗一樣」到底是什麼形容,因為我每次加完班穿過四號公園去找剩餘的 UBike 好讓自己能早點回家坐下喝杯水,路上看到歡樂奔跑的狗狗們毛色發亮面帶微笑,而我是一頭亂髮滿臉油光,就覺得,啊,等下回去希望小孩已經乖乖睡著了,不要還要鬧整晚欸拜託拜託。
《三隻小豬養出下一個巴菲特》是之前看了布魯奇的《你家的零用錢發對了嗎?》,我特別喜歡布魯奇的這句話:「據我所見,真正會影響一生幸福程度的,其實是對錢的態度。」
的確是如此啊,有的人看不開,所以一輩子都為了儉省一塊兩塊而煩惱沒完;有的人看很開,不計較錢的來去,認為千金散盡還復來;有的人看得太開,以至於過得太揮霍逸樂了。
我記得我第一次聽到「蒙特梭利」,是在傅娟的書上看到的。她說蒙式的幼稚園會有特製的水壺、玻璃杯,不至於過大過重,能夠讓小孩能夠練習自己倒水、妥善握持杯身,小小孩就能比較容易學會生活自理。這令我非常心生嚮往,也是我開始讀《在家也能蒙特梭利》的契機。
從目錄就可以看出從生活中可學習之處:「打造一個適合孩子的家」、「學習使用浴室」、「在家探索科學」⋯⋯每個生活環節其實都可以幫助孩子建立秩序,學會獨立。
今天我點播了小比家的暑假活動安排,想要為小麋鹿上小學後的暑假做打算(雙薪無後援家庭的安親規劃真的要早點想啊!)(轉頭用力搖 16 的肩膀),小比很爽快的寫了長長的文章:《【小二升小三。暑假生活計畫】暑假的滑冰基礎課@小巨蛋冰上樂園》。文章裡出現了好多我沒想過的點啊⋯⋯那我也來寫一下我們家今年去學游泳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