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惠文醫師的親職成長課程:親密關係之當個人變成雙人(親子天下主辦)

從大學開始就看鄧惠文醫師在 KKBOX 的專欄,喜歡那些充滿人性的故事。這次有機會可以參加鄧惠文醫師的親職成長課程,原本會覺得難得的週末沒有在家陪小孩,有點罪惡感——先生會不會覺得我跑出去玩?女兒會不會想我?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把握機會前往。

出門前小麋鹿理所當然的說想要陪我去上課,我說可是課程不太適合妳耶,有可以一起上的課我們就一起去呀。(之前我上日文課或要加班她也是這樣說,哈,有人可以推薦我親子共學的日文課嗎?)

「那妳晚上就回來了嗎?」她嘟著嘴問我。
「我下課就回來啦。」我摸摸她的頭。

鄧惠文醫師在親子天下開設的夫妻與親子關係課程,去年就舉辦過。鄧醫師透過私理集表示「今年的課程延續去年課程的主題,但內容包括新的解讀面向,將解析伴侶關係的潛意識、原型的矛盾議題、衝突與溝通。在親子方面,將探討孩子加入後,夫妻關係的潛意識變化。想知道孩子與你的伊底帕斯情結有什麼關係嗎?歡迎去年課堂的老朋友再度參加今年課程。」

在心理諮商中有許多的流派,鄧惠文醫師是榮格趨向與精神分析趨向的。從網路上的資料看來,榮格與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看起來是認為人的潛意識影響了他們的作為,令我好奇的是,婚姻裡雙方的潛意識,通常會是些什麼呢?

我自己從來沒有參加過鄧醫師其他對外活動,只有看過她少量的影音節目局部,喜歡她的聲音與口條,但不確定濃縮精練的演講課程裡,鄧醫師會怎麼帶領聽眾解剖複雜的婚姻家庭關係?說得完、理得清嗎?以下是這一天的演講筆記,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伴侶生活的協定:準備好與另一半結合了嗎?】

鄧醫師一上台就輕鬆地以現場的狀況來比喻婚姻關係,作為這天的開場——她說,有時婚姻生活就像是演講現場的報到狀況,雙方之中一方準時到場、打算做點什麼、可能想要來點熱情的互動,但另一方姍姍來遲,可能還無法進入狀況,無法雙方同步的情況下,就會造成雙方的磨擦。

鄧醫師對於願意到場參加課程的人給予肯定,認為大家都是會照顧自己心靈生活的人。會重視自我心靈成長的人,如果是自己獨立生活,都不會遇到太多困難;但兩個人生活就不容易。決定一起生活後,就會遇有彼此需要互相協商的時候。最常見到的是日常習慣的相容與相斥,例如在連續劇裡常演出的婚姻生活橋段,就是一些非常瑣碎的糾紛:擠牙膏要從中間還是尾巴擠?牙杯要向上還是向下擺才會不發黴又順手好用?碗筷能不能在碗槽裡放到隔天?誰要去洗碗?

又例如雙人生活中的空間切割的協定:衣櫃的大小要怎麼分配?哪些功能要綜合融入在同一空間裡?以在台北這樣寸土寸金的環境,很難同時滿足臥室、小孩房、書房、更衣間等領域切割清楚的需求,通常都是一間臥房同時又要有梳妝、工作的多元功能。

多數的婚姻很難在結婚之前就議定各種生活的細節,很少有人在結婚之前是討論好碗要誰洗、自己的「空氣圈」是哪個時間不容許他人來擠壓的(例如在廚房做菜時不想要有人擠進來同時使用、看電視時不要有人在前面晃來晃去)。有的人喜歡隨時隨地的親密,有的人需要自己的空間。戀愛時大家都喜歡緊密親密的關係,但後續無法溝通與協調的話,會容易造成婚姻生活中的誤解:需要自己空間的人,可能會被伴侶認為「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婚姻裡的雙方責任分配,也可能造成彼此的角力。尤其是孩子出生,會讓原本責任分配得宜的家庭產生劇烈的責任重新再分配:小孩誰陪比較久?碗誰洗比較多次?原本的神仙眷侶瞬間變成怨偶,婚姻裡越來越多「來陰的」的心理角力:原本會在下午兩點到五點把地擦好,讓五點半下班回家的老公可以享受舒服乾淨的家庭氛圍,在幾次「妳怎麼做一點事也在計較」的口角之後,為了刻意把家事「表演」給另一半看,故意拖延到五點十分才開始做家事,好讓老公回到家可以看到一片混亂的打掃風景,以展示自己在家庭中的盡心盡力。

講完第一個段落,鄧醫師就邀請現場的聽眾分享與伴侶協定的經驗。

聽者 A:「在家務分工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協定,但是在協定後,就可能又會在執行時覺得不夠公平,而成為新的口角。會覺得有些工作可能很細碎多樣,但是並不那麼花時間;有的工作可能做起來很快,但是很髒。」

聽者 B:「我先生有時很重視一些細節,像是浴室的拖鞋要擺好;但我先生又總是不好好的做垃圾分類,家裡其他人會看到資源回收沒有分類好就唸我,可是沒有分類的是我先生啊。後來我就報復他——我會故意很大聲的說回收物不是我丟的,或是謊稱拖鞋擺反是小孩弄的。我很怕我變成我會討厭的那種女人,有報復心又說謊。」

鄧醫師對於這兩個例子解釋,有報復心又說謊,這就是剛剛說的『來陰的』,會令人非常厭惡自己,但又想要爭取在婚姻中的公平。在鄧醫師的舊作《有你,更能做自己》一書中,有提到:夫妻之間的公平是需要的嗎?

在老公做了老婆不願意做的事情(例如倒很髒的垃圾),可能是因為想照顧自己戀愛時心目中可愛善良的女孩,但是在另一半不停的爭吵時,那個好兇的女人就不再是我想保護的柔弱女孩,「既然妳那麼強,那我們就重新分工」,想要把這些家事重新分配;老婆可能又會想我以前是公主,已經下凡來煮飯,還要再刷馬桶嗎?在夫妻雙方習以為常、不再噓寒問暖,只好透過彼此要求的「公平」來證實自己是被愛的。

其實在婚姻關係中,雙方要求的「公平」只是希望能從互動中證實自己被愛的。在婚姻諮商中會用技巧讓個案說出真心話,但真心話可能會讓另一半受傷,所以在生活裡,伴侶並不會主動說出來給對方聽。在婚姻諮商時,鄧醫師會引導個案說出自己對被愛的需求。

鄧醫師舉了個例子: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女方,原生家庭的母親以鰻魚養殖為業,含辛茹苦的養了小孩長大,當有一天婆婆說「我覺得你們夫妻生不出小孩就是因為妳媽媽養鰻魚,這在佛教裡不好」,這句話就觸犯到了伴侶內心的界限,先生可能覺得長輩一句話而已、妳聽聽就好,但是太太就會在無意識中覺得自己的原生家庭被侵犯了。

 

【伴侶關係的關鍵心理:進與退的分寸拿捏】

我們往往都會認為另一半只要尊重就好、不要介入,但是完全不介入的關係是很讓人孤單的。我們期待被尊重(不要管太多!)、又期待被介入(難道不能給我一點意見嗎?)。如果我們能釋出明確的訊息,告訴對方現在多尊重我一點、現在多介入一點,也許會比較好。

鄧醫師在執行婚姻諮商時,常會聽到個案的一方抱怨對方常在發脾氣。但是仔細深究,另一方可能是蓄意被形塑為壞人的。

很少有人會蓄意在婚姻裡想要變成討人厭的人,但是另一半可能是「號誌燈不插電」的人,臉上掛著鄙夷鄙棄的表情、卻不給明確的訊息告訴伴侶,自己的需要是什麼。

鄧醫師建議在關係裡,伴侶之間要永遠保有「我有需要,如果你能滿足我會很高興」、但同時也給「如果你無法滿足我也沒有關係」的空間。例如紀念日,雖然很希望能夠被記住、被慶祝,但是如果沒得到饋贈或送錯東西,也不要一直放在心裡。(←鄧醫師講到這個時,讓我想到前幾天 facebook 上徐閉說潘朵拉是佛珠⋯⋯XD)

鄧惠文醫師指出:成長過程中,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表達訊號,很多人在成長時,父母是不鼓勵小孩提出自己的意見的、或是有更強勢的手足、或是自己過去提出的意見是不被重視的。「希望對方在我不說的時候就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麼」、「講了才做,就沒有得到了」,成長過程中沒被療養好的傷口,稱之為「未療癒的心結」,帶著這樣的心結進入婚姻關係,就會增加彼此的傷口。

例如:妻子來自「不顧家庭的父親、加上每日都哭泣抱怨的母親」這樣的原生家庭,為了擺脫無能感、以及過去對無能的連結,妻子可能有更強烈的控制欲;而先生可能是從充滿控制的家庭而來,黏膩到沒有距離的親子關係造成先生需要自己的空間。社會氛圍又過度的要求母親對子女介入,一代複製一代,就會使得家庭得到父親疏離、母親碎唸的家庭風景。

在夫妻的恩恩怨怨發生後,夫妻的一方為了平衡自己心理的感受,所以做出報復的行動。例如有的夫妻在有小孩後出軌,理由只是因為小孩佔據了另一半的所有視線,這與伊底帕斯情結可能有關。在對方永遠說不清楚的內心戲裡,有許多難以解釋的心理因素。

在鄧惠文醫師的新書《不夠好也可以》中提出的視角,除了是說「你自己不夠好也可以」,也是用另一個角度去看:「對方不夠好也可以」。有的人會在參加完成長課程後,帶著「我是沒錯的,而是你要成長」的口吻與另一半分享,非常容易讓另一半產生對心靈成長的強烈抗拒。

如果另一半對自己完全只有欣賞與讚美,會讓自己的缺點無從覺察改進;但伴侶過度批評,又會讓人覺得很負面。真實的夫妻關係,會有支持、也會有耗損。

鄧醫師問大家,「你的婚姻是一個人的世界還是兩個人的世界?」她提到,有的人會希望自己的婚姻是照著自己設計的腳本發展,但這其實就是「一個人的世界」。有時我們會期待伴侶在我們說出或做出某些之後,回應我們期待中的台詞與動作,如果伴侶完全不照我們期待的回應,會讓我們覺得憤怒、還是覺得有趣?真實的婚姻關係,是雙方帶著彼此的劇本進入婚姻,順利的相處,就是需要讓彼此的劇本裡的口白、行動,都能合而為一。

鄧醫師說她以前會覺得婚姻治療師的婚姻應該要非常完美,但後來她體會到,婚姻就是應該要擁抱現實,因此她從演講之初到末尾舉了非常多自身的例子,讓大家能夠感受到婚姻裡那些像掉進鞋裡的碎石一樣的小事件。她以她希望老公送花為例,想像中應該在問了老公「你上次送我花是什麼時候」之後,她期待老公要伶俐的回應「對啊該送妳花了」,老公卻開始回應「妳都不記得了,我當然也不記得」,雙方各執一詞,完全脫離原本希望要能得到愛意的請求。

夫妻之間會在爭執之後慢慢演化出相處的模式,如果彼此都把婚姻生活打開成兩個人的世界,會開始正確地釋放出自己需要的訊號、會在對方提出索求時回應自己的立場。

不是每段婚姻關係都可以走一輩子,只要認知道會因為各種原因而有離散,對婚姻的想法也許就會有不同。鄧醫師指出,來到諮商室進行婚姻諮商的伴侶,有八成以上會問:「如果對婚姻的熱情都被生活瑣事磨耗殆盡,沒有心了、覺得累了、再也不想做更多了、再也無法成長了,該怎麼繼續這個婚姻呢?」非常確定不要這個婚姻的人,可能會直接離開、或是過得好像沒有這段婚姻的樣子。但只要還有一點點懷疑,雙方之間就還有一點可以運作的基礎。

 

【伴侶的心理議題:解讀「衝突模式—家庭背景—性格」的心理模型】

鄧醫師提到幾款家庭中的典型範例,其中一個例子我覺得比較特別的是:典型大男人的父親、每天愁眉苦臉的母親,家庭明顯都由抱怨連連的母親支配了一切,但若要說母親是家庭中的控制者,在外圍的人又認為控制這個關係品質的人是父親。

有的伴侶會覺得對方在找自己麻煩,如果能深刻體認到自己的需要與不要,就能夠給對方更明確的訊息。例如太太覺得自己每天要早起做便當、晚上還要洗碗等等,先生卻覺得其實他是被動地接受太太好意做的便當(只是想要太太開心而帶),仔細冷靜思考後,先生就能明確地告訴太太:我其實不需要妳做這麼多家事,有些事我們可以用錢解決,例如請鐘點家事服務來打掃、去買外食,只希望妳多給我一點笑容。人有時候會誤會自己的需要,需要伴侶來提醒自己,以前例而言,幸福感並不完全是對方照著自己的劇本來演出,而是雙方都得到自己想要的元素。

夫妻如果一方是完全的好人、另一方是完全的壞人,卻又繼續這個關係,問題絕不是單方面的。可能是好人的這一方,想要有一個完全可以照顧的對象;另一個角度來說,讓一方看起來那麼糟糕,另一方為什麼沒有出手幫忙?

當我們覺得伴侶都沒有給予我們想要的東西,那麼我們需要的到底是什麼呢?要怎麼給,才不會讓我們覺得自己是被施捨的一方,會覺得自己是受尊重、被照顧的?鄧醫師再次邀請現場聽眾試著分享自己的情境:

  • 聽眾 C:先生工作很忙,幫忙報了這場課程卻以工作很忙為理由無法前來,太太覺得可以理解、但無法處理自己內心的失落感。
  • 聽眾 D:先生有些處事態度會像太太的母親,以至於太太覺得自己好像和自己的母親結婚了。母親與先生都用一樣的方式來和太太相處,用貶損的方式來與太太互動。
  • 聽眾 E:先生是 3C 中毒者,無法和手機與平板電子書分開,只是會花很多時間看電子書。

以上面的案例來說明「衝突模式—家庭背景—性格」這樣的模型,以衝突模式這點而言,問題的核心其實不是 3C 用多少、或是來不來課程,其實是希望伴侶能夠把更多的心力放在婚姻品質的改善,但在未把真正的需要表明出來。鄧醫師認為,「伴侶會避免在真正的問題點上衝突,會把問題導到其他打結的地方。」因為它不是真正的衝突點,所以比較安全,所有的爭吵就圍繞在這個非核心的衝突點上面。

在家庭背景這一點上,先生可能只是提出一個單純的問句,但是太太在聽到之後會連結到過去與母親的衝突,因此帶出了一連串的情緒。

人類最重要的自信是來自於父親與母親,在還沒能獨立生活時,需要仰賴父母。而父母在照顧小孩時,如果照顧不來,可能會有很多情緒,這些情緒可能會讓小孩有羞辱感。常常批評孩子的父母,通常不會在小孩長大才開始批評,而是從小孩在很小的時候就會從各種生活細節流露出嫌惡感:譬如小孩便溺了,就因為家事太多而露出「你又給我添麻煩」的表情。

這樣的環境下,孩子會兩極的變化,一種是過度的求完美,希望不要讓人責備;一種是極度的消極,因為擔心太努力,失敗時會更沮喪,因此使用消極來抵抗挫折感;一種是尖酸刻薄,用批評來讓人沒有空可以檢查自己的缺點。

鄧醫師建議,在婚姻中的有效溝通裡,提出溝通的人需要先瞭解自己的恐懼真實的原因。以 3C 中毒者為例,「使用 3C 的時間長短」其實不是真正 3C 中毒者的家人真正在意的問題,3C 中毒者的另一半可能真正擔心的是:你是不是覺得我不值得花這個時間在我身上?我是不是沒有存在的價值?我會不會一個人忙家事忙到死掉?

人沒有辦法帶著自己的恐懼過日子,所以會把恐懼藏進潛意識裡,但潛意識又會影響人的行為,需要花很多時間去釐清恐懼背後真正的渴望。

 

【Q&A:各種婚姻家庭面對的情況題】

鄧醫師在課程最後保留了 15 分鐘讓大家做 Q&A,並視問題的數量來調整回答的長度。

Q1:「吵架的過程中可能有激烈的溝通,內容可能有很傷人的話,說的人覺得吵架時只是氣話,聽的人會覺得吵架時講出的是真心話,會無法放下那個內容。」

A1:「有些人吵架時講的是真心話、有些人講的是氣話,你必須區分兩個人的個性。很壓抑的人、平常很忍讓的,吵架時會講出真心話,吵架時的話你要認真聽,裡面會有你平常忽略的訊息;有些人平常會誇張化,他怕他好好講你會無法感受他的痛,所以會誇張一百倍。在婚姻關係中,發脾氣往往是為了得到更多的愛,但是請大家說話還是要好好三思,越是愛你的人他越是受不了你說你不愛他。

我們有時會用言語擠壓對方,希望能擠出更多情感,但是對方可能久了會覺得累了。」

Q:「對方的社經地位都在你之上,有時候對方會羞辱嘲諷,讓我無語可回應。」

A:「婚姻之中是沒有社經地位高低的預設。我學到這件事,是因為我在醫院有醫師學長和護士學姐結婚,我們預期他們的互動關係會延續工作場合的模式:丈夫發號施令、太太配合執行。事後我們觀察到的是,太太卻在關係中成為主導。我年輕時,這讓我覺得困惑;進入婚姻後,我發現婚姻就是家,家庭怎麼會有位階高低?夫妻本來就是平行的關係上,在傳統歌仔戲裡,即使那個男尊女卑的設定,夫人和員外登場時,椅子也是擺一樣高的啊。

建議你偷偷的用他的角度去想,繞過他的嘲諷,找出他真正的期望,看看你有沒有能力給。如果需要尋求專業的協助,最好的方式當然是夫妻一起加入諮商,但是如果沒有辦法,也可以一個人先去諮商,看看是不是有什麼可以鬆綁的結。」

Q:「夫妻在結婚前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遠距離交往,本來習慣各有生活空間,結婚後原本也如此,但有小孩後先生還是習慣要有自己的空間,但是太太自己的時間空間就不見了。」

A:「你要問你自己到底願意做多少。去年起我整整消失了一年(註:鄧醫師去年生了孩子,當時全職在家帶小孩),我自己也很困惑憂鬱。我的老師建議我把問題放回我和我的小孩身上,問你自己:你願意為你的小孩做多少?不要再去看你和你先生各自做多少、公不公平。

我面對一個事實是:我不是一個一天 365 天都在家看顧小孩會自信快樂的女人。

因為童年的孤獨,我以前是希望能夠做全職媽媽的,但我其實不是當母親的料。我做不到我心目中理想的媽媽,我會覺得挫折。不要幻想自己可以那麼偉大、犧牲那麼多。」

Q:「兩人還在交往階段的時候,可以預先觀察溝通什麼,來避免未來相處時遇到的問題嗎?」

A:「野心不要那麼大,現在能好好相處就不要找他麻煩了XD,可以使用前面的模型來處理現在的問題。如果會一直預期未來會有問題,要先觀察自己是不是對婚姻有什麼樣的恐懼?」

 

 

【我個人的課後心得】

在課程中,鄧醫師會傾向以一種類似工作坊的方式來請大家分享自己的狀況、或是提出自己在婚姻上的困境。演講的內容節奏明快,適度的邀請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也使得課程能夠讓大家更有進入感與參與感。

如同我原本的期待,鄧醫師的口才非常好,準備非常充份,內容流暢。一開始鄧醫師就試著用各種自身的例子來拉近距離,讓我不會因為她專家學者的身分而感到排斥,不會覺得她提的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菁英說法。我知道她結婚十幾年了,也和我們一樣站在爛泥巴裡,踩得滿腳是泥,在想著要怎麼跨出生活的各種困境與問題。

我曾經和人討論過參加婚姻成長課程或婚姻諮商值不值得、是不是應該拖著伴侶一起前來,當時對方給我的鼓勵是:每個人有每個人投入的方式與入口,也許對於伴侶而言,成長課程與諮商不是一個有效又具信任感的方式,但也許這麼想的伴侶有自己成長的方法。我們仍然能藉由透過正向的互動,來帶動伴侶一起成長,不一定要拖著伴侶前來才有效。

我覺得這系列課程正如當時的討論。我們無法改變別人,但可以先試著觀察自己真正的需要,嘗試做出一些溝通技巧與生活相處的調整。把自己照顧好,相處的氣氛不同了,有時情況也就比較不同了。

我個人覺得這一堂課程對我而言有幾個重要的訊息:

  • 當需要溝通的情境出現時,要有「不會一次就能討論出結果」的心理準備:
    鄧醫師在演講裡頭提到一個例子,那是夫妻諮商約 20 次後才找到彼此深層的情感期望。我認為透過專業的諮商介入,都需要這麼久的時間才能夠釐清問題,當兩造關係不佳時,不要期待一兩次的溝通就能夠迅速見效。以前 CC 曾經對我說,「到底是溝通不良所以造成關係不佳,還是關係不好才造成溝通不良?這是一個常見的迷思。」
  • 婚姻沒有專家,我們需要的是不斷的共同成長、面對問題:
    鄧醫師有提到有的另一半會排斥參與諮商或成長課程,認為「婚姻沒有專家」,我也覺得婚姻的確沒有專家,就像鄧醫師長期在諮商室現場,吸收過那麼多案例,仍會遇到困境。但我覺得這種感覺就像是程式工程師再怎麼強,也不免會在自己的程式裡遇到難解的 bug 要處理一樣;又好比在希臘神話裡,阿基里斯自小被抓著腳踝浸在冥河水裡,全身刀槍不入,但他仍有他的弱點:沒有浸到冥河水裡的腳踝,就是他可被攻克之處「阿基里斯腱 (Achilles' tendon)」。在婚姻裡,我們不免會遇到各自的弱點,遇到各種婚姻生活裡的狀況,我們需要的是偵錯除錯的技巧,而不是想辦法追求百毒不侵的仙丹靈藥。

有的人也許會說,演講裡鄧醫師也使用了先前的著作裡的案例,所以讀書就可以了。但我自己過去讀《學習。在一起的幸福》時,曾經覺得遺憾,鄧醫師的書多半是專欄文章結集成冊,受限於專欄的字數,每一篇可能各有討論的題目與個案,無法長篇大論的深入討論,也難以串連詮釋一個完整的相處議題,作為瞭解相處議題的概論非常輕鬆好讀,但若想深入探索就覺得還不夠。這門課程正好補足了這個需求。

如果完全沒有看過鄧醫師的節目或著作,我建議可以先看一下這一段影片,並搭配《有你,更能做自己》一書,感受鄧醫師牽動的力量:

 

由於多數鄧惠文醫師開設的工作坊課程(像是在私理集舉行的課程),都會以伴侶或夫妻優先錄取,如果之前在報名鄧醫師的 workshop 不容易報到名,我覺得親子天下舉辦的「成人的微課堂」會是一個很好的自我成長入口。為了鼓勵雙人報名,活動有雙人報名的特別優惠,但單人報名也能成功前來,會場裡也有許多是各自前來的「一半」,他們帶著在關係裡的期待,前來學習如何面對關係裡的傷害與不快。

透過課程裡頭的心理模型,也可以解釋許多情境裡的狀況,觀察自己情緒上來時,是否是為了特定的恐懼而生的防衛?真正希望達到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有助於鬆動職場、親子關係裡的困境死結。

推薦給想嘗試面對自己的潛意識、處理人生課題的你!

 

相關連結

 

 

--
2016/10/18 感謝親子天下親子天下嚴選分享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草 的頭像
    小草

    熱血青年很向上

    小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