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網路上看到安心講堂邀請鄧惠文醫師參與直播,鄧醫師利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和大家談「孩子所反映的夫妻課題」。當我們看到孩子的狀況時,往往背後不僅僅只是孩子自身的問題,還會產生與父母之間的交互影響。

(事無絕對,並不是每個孩子身上的狀況都一定與家庭的狀況有關,也有可能是孩子自己生理上的狀況。鄧醫師在此次直播中談的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互相影響的問題。)

鄧醫師請大家回想,自己身為孩子的時候,「父母的互動會不會影響自己的情緒」?父母明爭暗鬥、其中一方開口就話中帶刺⋯⋯孩子會不會對於父母的酸言酸語有什麼反應?有的孩子是開始自我檢討,有的孩子是跑到另一邊取暖,但可以看得到的是,每個孩子都不喜歡這樣的狀況,會希望盡量置身事外。

有的青少年會過度介入(想要試著解決問題、被迫站在父母其中一邊)、也有的會過度保持距離(裝作通通都聽不懂、「最好都不要來煩我」)。

接下來,鄧醫師請大家想想下一個問題:「父母這樣的行為,對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有些人會故意做一些大人不喜歡的行為,讓父母的焦點轉到孩子身上、開始合作處理孩子的問題。有些孩子在生理的檢查上沒什麼大問題,但卻會有衝動控制、注意力不足、暴力行為、生活作息混亂等等問題。回頭探討父母的狀況,會看到其實是孩子故意擔下大人無法解決的問題、孩子把自己轉化成問題的焦點。

不要把孩子標籤化,不需要為孩子貼上病症的標籤,回到事情背後的動態來思考——當孩子有異常的行為,回頭來看,孩子為什麼這樣做?孩子心裡的思考是什麼?孩子怎麼解釋這件事?

有許多爸媽會在孩子發生異常時直接就醫治療,卻從未問過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當還原到問題背後的脈絡,就不會覺得「孩子有問題,需要被改正」,而是會去檢視孩子身處的框架與環境。

 

 

【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就沒事了嗎?】

有網友在直播時留言提到「從來沒有看過父母在我面前爭吵,覺得不真實」,鄧醫師也表示,就算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孩子還是會知道父母在背後的情緒角力與紛爭,那個氣氛孩子都能敏銳察覺。很多網友也隨之留言,「夫妻到底能不能在小孩面前吵架?」鄧醫師覺得不是能不能吵的問題,而是要看吵架的內容,吵得不嚴重、事後有和好,有許多孩子反而有鬆口氣的感覺、覺得這樣才正常。通常小孩最討厭的是爸媽吵架後拉著孩子選邊站。

有些架會在孩子面前吵,是因為「完全沒有『沒有小孩的生活』」,在家有小小孩的家庭,小孩睡著了、大人也累癱了,很累的時候更不適合吵架,這時候無可避免的,會在孩子面前衝突。有些人則是因為想要拉攏小孩選邊站,所以會故意在小孩面前吵架。

但是一兩歲的小孩聽不懂父母指桑罵槐的指責,語帶酸意的假附和(「對啦對啦你說的都對啦」),小孩會在大腦裡有奇怪的想像。當小孩沒有足夠的理解時,孩子想像中的爭執內容就會與父母實際的爭吵相距十萬八千里。小孩一開始看到父母吵架都會大哭,甚至跑去抱著父母其中一方要他們不要吵架了,但是再來就會當作沒看到,自己在旁邊冷靜的玩玩具、甚至看著 DVD 哈哈大笑,完全置身事外。這是孩子從「試著想要為父母解決問題→無力感→故意讓自己置身事外」的演進過程,到青少年時期如果還看著父母吵架,小孩會轉化出異常的行為。

鄧醫師建議,吵架的時候想一下,「這句話真的非說不可嗎?」有時候吵架會用換句話說、大小聲等等方式重複地說,鄧醫師建議用最平和的語氣來說出自己的訴求就好。讓溝通做必要的節制,這樣小孩才不會學習父母大吼大叫、強硬的應對態度。

台灣是先進國家中「父母和小孩綁在一起最多的國家」,台灣幼兒就學率偏低,父母往往主張孩子要晚一點再就學,最好五六歲再上學。但父母的關係、婚姻的品質,會因為「家裡一直有孩子在現場」,而造成溝通空間的壓縮。如果孩子一直在家,建議請親戚協助帶小孩、或讓小孩去上個有人可以幫忙照顧的課,讓父母可以有空間去清理一下彼此關係之中的情緒垃圾。

如果小孩已經比較大了,事情又不是必要讓小孩知道的,不需要在小孩面前吵架。有的人會主張「我要讓小孩看看對方罵人時的嘴臉」、有的人會想要小孩在場時對方才較為收斂的效果、有的人想要小孩對自己的忍讓產生感恩心⋯⋯也許看到這些狀況,也有人會覺得這些人很可惡,這時不妨檢視一下:自己在與另一半吵架時,小孩在哪裡?小孩是不是躲在房間裡貼在門上偷偷聽著爸媽吵架?小孩是不是故意裝作若無其事?有的人以為自己沒有在孩子面前吵架,其實孩子可能只是在較遠的現場觀察父母。

看別人做出很荒唐的事時,並不一定代表自己不會那麼做,有時是缺乏自我觀察,沒有注意到自己換個方式來傷害了孩子。

 

【一對夫妻有了孩子後面對的變化】

回想還沒有孩子之前,夫妻之間的關係是如何?

現代的夫妻彼此分工是很彈性的,在有孩子之前,大家都很彈性的面對要不要外食、什麼時候打掃等等問題。可是有孩子之後,夫妻一方也許會希望在孩子長到一定年紀之前,完全不要外食,此時要誰去買菜?誰去做飯?誰負責後續的清理?慢慢的不滿會浮現:「為什麼你讓我這麼累?為什麼不能多幫我一點?為什麼你對小孩就這麼細心、對我就這麼粗野?」

家庭裡的真實小孩,會勾起我們「內在小孩」的需求,讓我們對另一半出現了新的考驗。過去沒有處理的不滿,在有了孩子以後,會變得明顯。

 

【感覺統合問題?回頭看父母是否是敏感的人】

有人提問問到小孩討厭同學的碰觸,鄧醫師表示有的小孩是有感覺統合的問題,像有的小孩可能要到滿大了才願意進沙坑玩,有的小孩會對食物的氣味、顏色、衣物上的標籤非常敏感。

鄧醫師舉了個例,如果吃一碗非常辣的麵,我們可能也會受不了。所以如果孩子不是一點點碰觸就大吼大叫、真的非常明確的生理反應,鄧醫師建議可以回頭檢查家庭動力:家裡有沒有「敏感的狀況」?

例如家裡媽媽對爸爸的晚歸非常敏感,「為什麼加班這麼多、為什麼都要晚歸」,爸爸在使用手機時也對媽媽稍微靠近就暴跳如雷,小孩觀察到父母的敏感,就會產生異常——原本可以安坐的孩子,就會表現出「坐不住」的樣子;原本可以好好自己看書寫功課的小孩,就不願意回到正軌。

孩子會反映出家人敏感、不想被控制的狀態。

如果仔細觀察自己和小孩的互動,小孩的反應是非常迅速出現、像一個鏡頭攝影顯影一樣的——當父母有爭執,孩子沒多久就會出現一些脫序的行為。

孩子的不專心有時候是擔心家裡的狀況,例如擔心生病的母親。這時候要回頭肯定孩子對家庭的關懷,當孩子知道自己的心意被肯定了,也確定了事情發展的樣態,就比較能把專注放回自己身上。

 

【父母內在小孩、過去經驗的干擾】

夫妻之間的掌控事物的程度一定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比較嚴格、有的人比較鬆散,當孩子有過動、注意力不足的狀況,嚴格的一方會責怪鬆散的一方不約束孩子的行為、鬆散的一方會認為嚴格的一方造成了孩子的壓力。孩子出問題時,夫妻會自動彌補對方的角色:當一方較嚴格,另一方擔心小孩受到太大的壓力,就會扮演慈愛的角色,反之亦然。

如此一來,夫妻之間的問題就會浮現出來——當小時候自己是被父母嚴格管理長大,現在成為了父母之後,會覺得自己也沒長壞啊,就會自然沿用父母的方式,認為這樣操作是有效的。父母的內在小孩各自都有話要說,光是處理小孩本身的問題是沒有用的,因為現場還有那麼多小孩(父母各自的內在小孩)的問題要處理。

不要期待夫妻雙方的教養哲學一模一樣,這個可能非常非常小。夫妻兩人會結婚,通常就是因為彼此身上有可以互補的東西,要在教養上讓這份互補變成一致的教養觀,幾乎是很難的。譬如從小有暴吼的母親,因此娶了溫柔的妻子,當要教養孩子時,會受到過往與母親的互動的影響,失控時會模仿母親的模式、有識時又會刻意抓住自己不要跟母親一模一樣,此時內斂的另一半可能是非常壓抑、不被允許有負面情緒的,兩人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生經驗,會讓彼此對處理孩子的情緒有完全不同的方法。

夫妻的教養方式相反並不是災難,「不同的教養方法」有時有互補的效果,但不去觀看父母對孩子兩種不同教養造成的交叉作用力,可能會讓雙方對於孩子都產生傷害。

 

【當孩子對嚴父嚴母疏離】

有網友問到:「三歲孩子感受受挫,而對教養較嚴厲的一方很疏離時,大人該怎麼自處?要為了建立良好依附感而放棄教養原則嗎?」

聰明的小孩會想要試著操控大人,父母之中,如果有一方對孩子較嚴厲,當小孩不喜歡這樣的反應,就會刻意「不給大人糖吃」。小孩能給的「糖」就是撒嬌親密,小孩故意疏離大人,就是想要測試看看大人是不是就此改變自己的作法。就像大人會想要孩子變乖,會採用制約的方式,小孩也是透過疏遠來做這樣的操作。

如果這時另一半就這樣享受孩子的投靠、保護孩子,這樣就會製造分裂。小孩的問題到最後還是會燒到小孩比較親近的那方身上。父母兩造是戰友、也是對手。為了未來好,要幫助另一半,事後在孩子不在現場時,雙方要討論教養該怎麼處理。更不要對孩子說「今天爸爸/媽媽因為在公司被老闆罵、因為太累了,所以對你比較兇」,這樣會把問題縮小、弱化為「大人的情緒化」。

這時候也會有人問:「可是我另一半常常情緒化怎麼辦?」

鄧醫師建議,這時候就要去制止、安撫情緒化的一方,會情緒化就表示他的情緒失衡了,這時候不要指責他「你怎麼可以這麼情緒化」,過去告訴他「你累了,我來吧」。如果無法立即溝通,也不要馬上扯對方的後腿。可以幫孩子示範如何溝通、如何妥協,例如教孩子:「你問問看媽媽,是不是可以再五分鐘?」

 

 

這場直播我覺得最讓我驚訝的是「不要對孩子的異常行為貼標籤」,因為大部分時候我們都是看到什麼狀況就處理什麼狀況,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很難會想像到它背後需要追本溯源去尋求問題、觀察父母的互動模式。

過去也常會有人說「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不過就我自己的經驗,就算不在面前吵架,還真的是會觀察家裡的氣氛是不是變不一樣了啊,那種貼在門板上偷聽的經驗,我和我同齡的朋友們都有。XD

以上筆記,給大家參考囉!

 

延伸閱讀:

追蹤小草的 facebook,看更多生活資訊! ↘ 

 

arrow
arrow

    小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