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老師「融合教育經驗分享」

Ken Robinson 的著作《讓天賦自由》,鼓勵大家找到自己的天賦所在——因為有天資,能讓事情做得好;因為做得好,能讓面對工作的熱情持續燃燒下去;因為有熱情,所以可以表達出正面積極的態度;因為有態度,所以能夠得到好的機會。而老師與家長要怎麼讓孩子的天賦自由呢?由財團法人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推廣的愛心書庫計畫,就邀請了許多經驗豐富的老師們前來分享,這一場是由基隆長樂國小的沈雅琪老師(神老師)以她與身為特殊生的女兒共同成長的經驗分享:《〈適性教學,開啟孩子的多元智能〉融合教育經驗分享》

下午場我的筆記型電腦沒電了,所以沒辦法像上午場小彬老師《「讓天賦自由」發想:談天賦與熱情的實踐》記錄得那麼詳細,希望還能保存當下聆聽時內心的震動。

【遇到人生課題:不是努力就能改變現實】

沈老師是個活潑開朗、積極進取的人,從花蓮師範學院畢業後,過去十幾年的教學經驗中,她考績都高分、拿了獎、當了組長⋯⋯有很長的時間,她認為只要認真努力、用對方法,沒有學不會的事。

自我介紹充分的展現出她爽朗的個性:她的網路暱稱 "Seagirl",是她的工程師老公在交往時幫她取的 email 帳號,她一開始以為這是指她是個「大海的女孩」,覺得男朋友好浪漫,後來問了才知道是「死查某囡仔」;至於她在網路上人稱「神老師」,是因為班上學生的筆誤,只是收作業改作業總是五本五本疊在一起,所以一直到五下有一天把那位學生的作業本封面闔上,才發現學生寫錯她的姓。

活潑向上的神老師,以前覺得「只有不努力的小孩,沒有學不會的小孩」,生了身為特殊生的女兒,才發現真的有孩子是學不會的。

她在演講中稱呼她的女兒為「妹妹」。妹妹在四個月大時,由醫師檢查出有發展遲緩的跡象,由於在保母與母親的一對一悉心照顧下,小孩很難有刺激學習的機會,於是在醫生的建議下,她在妹妹兩歲開始送她上幼兒園,升小學之前還上了兩輪正音班,但是妹妹上小學一年級,仍然不會最基本的注音符號,毫無仿寫能力。

神老師覺得非常驚訝,在她十幾年的教學歷程之中,常常遇到作業寫得不好的孩子,但是完全沒遇過完全無法寫的。起初她認為是方法不對,所以妹妹無法仿寫,因此改成讓妹妹用印好多個注音的貼紙來黏貼、認字挑字,豈料連這樣的作業設計對妹妹而言仍充滿挑戰。

育有三個孩子的神老師,在育兒之路上,大兒子、二兒子都能夠自理,放學就自己完成功課,身為四點起床忙家事、白天在學校教了一整天課的職業婦女,神老師在家是不教孩子功課的,忙了一整天根本無力再盯功課,兒子們看起來也都能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得很好。但妹妹卻顯然完全無法跟上進度,為了讓孩子能交出小學一年級的作業,神老師每天都會把學校的作業想辦法先打字輸入到電腦裡、轉印成虛線體,把字級印得和作業簿一樣大,完成後黏貼到作業本上,讓孩子能和同學交出一樣的功課。

 

【資源班帶給孩子的學習機會】

一直到妹妹進入資源班,神老師才理解特殊兒家長們的掙扎。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會因為上了資源班,而能夠在班上從最後一名進步成倒數第二名,家長們都會希望孩子不要被貼標籤,神老師一度也覺得既然資源班幫助有限,想要為妹妹放棄特殊身分,但實際上要放棄進入資源班卻不是簽一紙放棄同意書就好,想要放棄,還得需要層層會議鑑定:在校內先向自己熟識的同事、主任與校長報告,再到教育局向長官報告⋯⋯神老師後來決定放棄這份掙扎,讓孩子繼續在校內上資源班。

很快的,她看到資源班對孩子的好處:由於班上學生通常不少,一般情況下,老師們光忙著處理一般孩子的問題,就已經沒有多餘心力可以處理需要資源的、沒有聲音的孩子。資源班讓孩子有學習機會,有參與感,有一天神老師提議要幫當日有狀況的妹妹請假,妹妹還堅持要去上課:「老師在等我!」

資源班讓妹妹覺得學校裡有她的舞台、她的表現空間,上學變得積極有動力。

 

【試著去看見孩子的進步】

我們大人有時會以為孩子學會了,但孩子不見得真正理解。像之前神老師出書了,帶著妹妹一起在出版社簽書,妹妹寫了上千次名字,但將名字裡的任一個單字提取出來,妹妹就無法認識了,讓神老師非常震撼。

妹妹有一個階段是:當班上的同學不停地擴增學習新字時,老師降低學習的強度,讓妹妹學習日常生活中高頻率出現的文字。但每日學習五個高頻字的學習單,對一般生而言非常簡單,對妹妹仍有困難,神老師覺得這時候要儘量去看到孩子的進步,像這階段就是妹妹終於開始能夠仿寫文字,雖然還是會有些微錯誤,但比起之前完全無法仿寫任何文字部件,已經是大有進步了。

神老師這時展示了妹妹的作業本,有的多了幾橫、有的少了幾豎,神老師問大家:「願意把孩子寫不好的作業,完全不擦掉地送出去的,請舉手?」在場 130 人之中,有四人表示願意,但在之前的場次大家都非常誠實地回應會請孩子擦掉重寫。神老師表示,她希望妹妹是能樂於學習的,想要讓妹妹保持學習的熱忱,所以在此例中,她帶妹妹多去看自己終於可以寫得正確的字,甚至是寫了錯字、但當中有寫得好的部件,不去盯著錯誤,而是放大孩子的進步。

很幸運的,妹妹的老師也非常願意鼓勵孩子,妹妹無法正確抄寫聯絡簿事項,但老師會在旁邊幫忙標註正確的文字,讓神老師可以得知學校要做什麼事,又可以讓妹妹練習多多書寫。

 

【成長過程不斷新增的挑戰⋯⋯】

在孩子小一、小二階段,家長只要面對導師就能掌握孩子的狀況。但小學三年級開始,多了許多科任老師,以妹妹為例,原本是由資源班老師幫忙向各科老師溝通,但是有一天與神老師在同校唸書的妹妹忽然在走廊上一把抱住神老師,神老師抬頭一看,後面還有追兵,原來是自然科老師追來要妹妹訂正 20 分的考卷,溝通過程發現這位自然老師事前已得知妹妹的障礙狀況,但是這位自然老師無法理解妹妹實際學習的困難,甚至質疑神老師沒有帶妹妹去復健。神老師比喻這有如是「我們知道這個孩子過動,但我們請他安靜,他就要安靜」。

神老師表示,妹妹有許多狀況,是在成長過程中慢慢發現、慢慢一關一關解決的。像是學語期的妹妹,一開始無法正確發音,原本以為是喉嚨的問題,後來輾轉檢查,才發現是中耳積水,連續做了四年中耳通氣管置放手術讓孩子恢復聽力。

而神老師一開始也無法接受醫師只做了一次檢查,就直言「這孩子腦部灰質過少,一輩子都是學習障礙」,想說醫生未曾追蹤過這個孩子,如何快速下這個診斷,直到後來才發現醫師真的好厲害,可以透過一張片子就發現孩子的狀況。

神老師在妹妹四歲時,因為光是復健的強度太弱,於是開始安排讓妹妹學體操。妹妹到四歲還是很容易走路跌倒,當體操教練表示願意收妹妹為學生,讓她四歲上三歲的班、五歲上四歲的班,神老師與體操教練溝通她的目標:以孩子大肌肉訓練為主,讓妹妹可以好好走路。當妹妹的肌力鍛練起來,走路就穩定了很多。

體操教練也是增強妹妹自信與動力的貴人:有一天,體操教練主動提議讓妹妹去參加體操比賽,妹妹積極練習了一陣子後,參加了團體隊、得到獎,成就感很強。事後問教練,才知道計分時是一隊六個人、選前五個最佳分數出來與其他隊相比,多數的教師,往往只讓最優秀的孩子去比賽,希望能取得破記錄的佳績,但這位體操教練卻利用這個機會,讓妹妹感受到學習的成就感。

特殊生的狀況很多,妹妹的身心障礙手冊每年鑑定後,障別都不相同:第一年鑑定時,因為妹妹不會走路,所以是肢體障礙;第二年因為構音問題,所以是語言障礙;目前是拿到智能障礙的手冊。神老師每年都希望妹妹能從手冊中「畢業」(在身心障礙鑑定時認定這個孩子已經沒有嚴重狀況),但每年都失望,不過手冊讓孩子得到很多資源,她對於能讓妹妹得到手冊充滿感謝。

(註:這個情緒的轉折可以看神老師的文章《重點不在「貼標籤」,重要的是看標籤的那個人》,很多特殊生的家長擔心孩子在學校被貼上標籤,會拒絕學校幫忙評估或特教的服務,但實際上若能得到特教的資源,能讓孩子得到更合理貼切的照顧。)

 

【老師的態度,決定了同學對特殊生的態度】

往年神老師自己任教的學校,會適才適所的分配個案,像高大有力的她就會負責情緒障礙的男同學、有耐心的老師就負責需要反覆練習的孩子等等。神老師原本相信,在這樣氣氛的學校,妹妹會得到最好的對待。

但是妹妹小學一年級時,一度被禁止上體育課,只因為體育老師覺得身心障礙的學生就是靜靜在一邊坐、不要出事就好。神老師向校方抗議,主任啟動隨班觀課,回應她「隨班觀課期間一切正常」,她在學校人權宣言研習時忍不住發言,覺得孩子的權力被剝奪。

神老師認為,拒絕孩子上課,等於否定孩子的努力,宣告孩子的無能,告訴所有同班同學「這個人不能辦到」。

神老師在這期間得了憂鬱症,一度在帶孩子復健的路上希望車子從後面撞上來結束這一切。撐過了這段日子之後,她積極到各校演講,希望鼓舞更多老師接納特殊的孩子。

她表示,以前她也會覺得怎麼有那麼多恐龍家長,但當自己也成為特殊生的母親之後,才知道痛,知道為什麼父母的情感如此敏感。比方說,神老師以前會對特殊生的媽媽下指導棋,覺得孩子在班上可以做到某些事,回家也可以達成,但特殊兒的媽媽需要的是其實是喘息的空間,老師們這方面的期待,卻給往往給特殊兒的家長更多的壓力。

神老師利用時間放了一些影片,譬如萬芳高中余懷瑾老師在 TEDx 的演講:《一堂由老師以身作則的生命教育》。余老師提到,當她一直對特殊兒說「沒關係,慢慢來,我等你」,班上的同學久而久之會跟著學會這樣和緩的等待;但當老師漠視班上同學霸凌特殊兒,一個同學模仿特殊兒的特殊站姿與步態、其他同學在旁邊笑,特殊兒就無法得到安適的成長環境。如果老師示範的是正向的作法,班上對特殊兒的態度也會趨而正向。

(註:上網找這支影片時,看到余老師有更清楚地補充孩子在求學之路上的坎坷,詳見《同情與同理》一文)

神老師又放了一支影片《過動孩子的真實心聲》,讓大家更理解過動孩子的狀態、以及他們希望得到的對待。

神老師建議給孩子多一點彈性:

  • ➡️ 有的小孩會愛對老師告狀,是因為孩子發現老師會在班上當眾罵被告狀的人,如果發生這個狀況,應該調整處置孩子錯誤行為的策略。
  • ➡️ 不要拿統一的標準看孩子,班上大部分孩子能跑 20 圈,如果狀況特別的孩子可以跑三圈,已經比平常好,就請他跑三圈就好,不用勉強他要一視同仁的完成 20 圈。
  • ➡️ 遇到孩子因為容易流腳汗,跑完步後進教室就把鞋襪都拖了,老師如果覺得光著腳丫不好看,就請跑完步的孩子要脫襪時就換拖鞋,不必逼他穿回去。
  • ➡️ 曾遇過過動的孩子,上課期間會一直拿各種文具起來「咻~咻~」的當飛機飛來飛去,如果把他的文具沒收,沒收了尺、孩子就拿橡皮擦繼續飛,沒收了橡皮擦、孩子就拿鉛筆繼續飛⋯⋯所有東西都被沒收完了,孩子就開始焦慮,又四處摳摳弄弄。後來觀察這孩子屬於「聽覺型」,雖然手上很忙、感覺不專心,但是耳朵有在聽課,如果完全剝奪他手上的東西,反而令他焦慮,那麼就給這個孩子黏土或橡皮擦(比較不會發出異音,或不慎弄到別人時也不危險),接著和孩子約定飛行範圍(不能超過自己的座位,以免干擾其他同學)

神老師也會自己做餅乾和蛋糕,一方面是為自己忙碌壓力大的生活舒壓,一方面也是找機會獎勵班上的孩子。(註:神老師是希望能用小小的餅乾激勵班上學生的正向行為,可參考神老師的 facebook 貼文

 

【與家長一起照顧孩子】

神老師遇過一個障別是身體病弱的孩子,這孩子後天因罹病而得到身心障礙手冊,這孩子對人生有非常大的憤怒,把這份憤怒的情緒發洩在最親近的母親身上。

神老師認為,在教室有同學可以一起幫忙清理,幫忙重新添飯,這個孩子在學校不肯自己進食、故意打翻飯,就只要同學們一起來幫忙就好;但在回到家中,母親要一個人面對這個孩子的情緒,若不餵飯,孩子刻意打翻飯來抗議,這位母親既需要清理、又需要給愛,壓力太大了。神老師覺得在學校她作為老師無法擁抱孩子、給孩子那麼多愛,那可以利用在學校的資源(可以邀請班上的同學一同協助、作為導師的強大後援,可以再添一份營養午餐、不用重新準備餐點等等)來協助孩子自主訓練,至於回到家裡,這位同學的母親就可以扮演「提供給愛的角色」,至於訓練孩子自主生活,媽媽能做就做,就已經非常好。

神老師也提醒老師們在親師溝通上,避免寫滿紅字的聯絡本,家長看到老師滿紙紅字的聯絡簿會非常焦慮。不過在班上發生狀況,回到家,孩子可能就忘了向家長提。為了讓家長知道學校的狀況,神老師的做法是:改成請孩子自己寫反省日記,孩子寫完要讓老師看過,確認該傳遞的資訊有這個管道能讓家長知道。有處理、有反省,目的達到就好。

神老師建議在場的老師們:把班上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肯定一個孩子、讚美一個孩子,全班的同學都會一起肯定讚美他。「我們都是孩子的貴人,最難讚美的孩子,每天都要讚美他。改變老師對待孩子的方法與態度,整個班上的人對這孩子的態度都會不同。」

 

Q&A 時,有老師提到不知該如何面對情緒障礙的孩子、也有老師提到選擇性緘默的孩子不願溝通。神老師表示,越是逼迫,越是無法讓孩子開口,這個關不知道要何時才能過,但就是給孩子時間,等孩子自己願意開口。有些孩子,則需要看現場的狀況,調整對他的做法,也許現在對他的處罰或獎勵的模式對他行不通,就看看有沒有機會換條路走。

(註:2018/02/01 神老師有在自己粉絲頁貼一篇關於選擇性緘默的貼文,需要這方面的資源的人可以看看)

 

看更多神老師(沈雅琪老師)的文章,請至:

 

活動相關資訊

arrow
arrow

    小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