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索上的家庭:以愛,療癒父母帶來的傷》,陳鴻彬諮商心理師,寶瓶出版

我們從小唱著「我的家庭真可愛,整潔美滿又安康」,卻從沒想過,有那麼多時候,我們懸在鋼索之上,每個家庭成員都小心翼翼的閃躲迎面而來的情緒勒索⋯⋯

看過了翻譯國外作品的《父母會傷人》《大象在屋裡》等彙集豐富諮商輔導案例的著作,我總是告訴自己,那些都是國外的書啊,也許台灣風土民情不同,像台灣這麼講孝順禮教、主張儒家思想的地方,應該不會有那些問題吧?看完了《鋼索上的家庭》,我深刻感覺到,原來我曾經眼見過的所有悲傷的故事,其實都不是特例,都值得好好被療癒。

利益揭露:此為試讀體驗,我依照實際心得撰寫文章,但閱讀感受可能因人而異,請務必理解這一點。

 

親愛的小彬老師,恭喜你出書了。

你說,這是向《熱鍋上的家庭:一個家庭治療的心路歷程》致敬,寫下本土化經驗的家庭故事。

書裡的經驗的確在地化到得到大量的共鳴。從你這本書在十一月上旬出書至今,近一個月來,我幾乎每天都會看到親友在 facebook 上轉貼你的文章:透過新聞媒體轉發的書摘《「下輩子可否讓我做自己?」 資優生考上醫學系卻自殺》《孝順的兒子,委屈的媳婦,氣勢凌人的婆婆》⋯⋯無不獲得各方討論。

看完文章,每個人所持的立論有正有反:有的人覺得維護傳統價值大過個人利益,有的人覺得來到新世代就是應該互相尊重⋯⋯

每天貼一點新聞媒體底下的討論內容,半開玩笑地對你說「哇我也認識暢銷作家了耶」,稍微討論一下各種思維背後的因果,是我最近的小小消遣。

 

打從知道你和出版社簽約,我便非常期待這本書面世。在諮商室裡,一定有很多故事可以為鏡吧?過了好久好久,幾乎都讓我以為你要放棄完成這本書那麼久,你忽然告訴我,書已經準備付印,我開玩笑對你說,「終於啊。」

你傳來書籍封面,我看著乾淨明亮的構圖,不解書名從何而來,趕緊看了博客來的書籍介紹──原本以為會是輕鬆詼諧的諮商室小故事,但光是在博客來看了你以自身故事寫就的書序,就讓我驚訝到下巴都快掉下來。

這封面和內容,讓我想到李奧納多、凱特溫絲蕾的電影《真愛旅程》。那麼乾淨明亮小清新的外皮,翻開來卻是心酸滿載的血淚史。

這是我認識的小彬老師嗎?是會跟我在留言裡一搭一唱的鬼扯的那個小彬老師嗎?

 

一直以來,我身邊總是不乏這樣的朋友:講起笑話來非常好笑,跟他們相處總是讓人心情放鬆,他們好像也都能穩穩接住我們的每一段負面情緒,好好安撫住每一個不安的靈魂。

可是,打開這些人心裡的潘朵拉盒子,往往有令人落淚的生命經驗在其中。只是他們都不說。

你在書序裡這麼寫:

「所有的孩子,生來無不希望能與原生家庭建立既深且厚的關係,令人遺憾的是:幼時我們感受到的不全然都是愛,有時夾雜著更多的傷痛、冷漠與疏離,因為有些父母真的給不起或不知道該怎麼給。

但親愛的:我們都常常忘記我們已經長大,忘了可以透過長大後的自己,陪伴自己走一段療癒的路,並用自己的力量,善用生命中的資源,把自己愛回來。」——《鋼索上的家庭》,p.23

 

看著你在書序裡的這段話,我想到前陣子鄧惠文醫師在《成人的微課堂:當雙人變成三方─家庭三角關係》裡說的,父母不一定都有能力愛孩子,但孩子都是本能地愛著父母的。

能夠療癒自己傷口的父母,能夠打開自己被長期封印的愛人的能力,對孩子是莫大的福氣。

 

 

回想起來,我已經不記得我們開始聊起來是什麼緣故了。但我還記得,剛開始在親子天下嚴選留意到你的文章,是看見你寫下你在諮商室裡聽見的那些故事。那些流動在文字裡的情緒,常常勾起我不同時期的回憶。

這些故事結集成冊,略加改寫,試圖將鋼索建構為橋樑──在文末,你提供給為人父母與為人子女者不同的「療心練習」課題,親子雙方在改善彼此命懸一線的危墜感,得以有具體建議。

你知道的,這些諮商室裡的悲傷故事,都太沉重了,我讀完內心澎湃,無法迅速寫下什麼。我的腦海裡不斷地回放各式各樣的經驗與回憶,無法具體地分析出什麼訊息。

 

比如說《懂事的孩子不需要愛——影子般存在的孩子》,讓我想到在伴侶關係中乖巧安靜、表面上非常獨立能照顧好自己的 Cloudie,在與 Sky 戀愛時,總是幽微地壓抑著自己不被在意的感受。直到 Sky 在某次聽見 Cloudie 的抱怨後,才意識到他過度專注於工作、而忽略了她的感受後,Sky 在寫給 Cloudie 的信裡提到,「對於愛情,是妳不懂得怎麼要,而我也不懂怎麼給。」

我不知道 Sky 有沒有看見,那個我所看見的 Cloudie──在原生家庭裡,Cloudie 是最乖巧的孩子,因為情緒穩定、表現優秀,父母反而完全沒有時間讚美她的美好,而把全副心力與大量金錢都浪擲在不願意長大的另一個孩子身上。

 

比如說《父母辛苦大半輩子,我怎麼可以如此自私?——被剝奪選擇權的孩子》提到設定界限,我會想到我曾經得到教養的建議是:不要放棄身為母職的權力,不要怕孩子覺得受限。適當的邊界,是讓親子雙方都舒服好過的必要。

不僅僅是子女要對父母設定界限,適當的保護自己,父母也不應該在親職裡疲於奔命。還要好好的相處到老啊,太早就把彼此都磨耗殆盡,就沒有未來了。

 

比如說《他始終用「那個男人」稱呼爸爸——守護家人的孩子》提到,孩子放棄了屬於自己的生涯規劃:

「最令人心疼、不捨之處,在於他們很少為自己的生命或生涯打算,所有的規劃,都繞著家人打轉:因為擔優家人的安全,所以選擇讀書與工作時不敢離家太遠,選擇也因此受限;因為顧慮未來的伴侶在意他投入原生家庭過多心力,所以不敢恣意追求自己的幸福,以使自己能專注照顧家人,並避免夾在伴侶與原生家庭成員之間的兩難。」——《鋼索上的家庭》,p.150

我想到 Jenny 曾經告訴我,她放棄組織家庭的原因,「我不覺得自己能安心去追求幸福。像我這樣的家庭,父親好賭,母親沒有謀生能力,我如果追求自己的幸福離開了這裡,那這個家該怎麼辦?說來容易,但要取得兩邊家庭的體諒,還是現在這樣比較輕鬆吧,哈哈。」

我們對話的場景在陽光燦爛的台南,說起她的選擇,日光下,她的神色有淡淡的陰影,和話尾的乾笑恰成對比。

 

我想,也許知道我讀了這本書後,最高興的人,會是我女兒也不一定。

即使她只有三歲,我們多少還是有些許親子衝突。面對她的情緒起伏,我總希望自己儘可能冷靜一點,盡量在腦袋還能有最後的理智時,想想你在書裡說的這一段話

「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往往也是最需要愛的時候。

⋯⋯直白問問孩子:『我看見了,也感受到了!但其實你可以不用這麼辛苦。你願意明白告訴我,你需要什麼嗎?』」——《鋼索上的家庭》,p.92

如果她哭了,也許表示她覺得委屈、覺得不被我理解吧?如果這時候我還吼她、責備她、對她碎碎唸、跟她冷戰,不是把傷口挖得更大嗎?

我告訴自己:吵架的時候可以暫時靜一靜。深呼吸完,還是要回來好好面對問題。

離她進入狂飆的青春期還有一點距離,但願我不會在順適的生活裡忘記這件事。

有太多家庭在取得平衡後,就懶散地不想再照顧那個安靜、不抱怨的家庭成員的需求。所以我們總會看到幾張令人心疼的臉孔:長期投入家庭而被瑣事累壞了的母親,扛下經濟重擔而酗酒的父親,嘗試取代父母過於早熟的長子長女,作為守住家庭基本架構最後一道防線的老么⋯⋯

看著《鋼索上的家庭》,我實在難以把它們想成一則又一則「故事」。它們就是以血淋淋的姿態存在於我的記憶裡的現實人生,可能是在我自己身上找到淡化的片段,或在我的親友身上更深刻地重現。

唉。

 

 

過去我們都會覺得不可思議:遇到家暴、或身處在《父母會傷人》一書裡定義的「有毒父母」羽翼下的孩子,這些受害者未必毫無能力,而他們為何不求援、不逃離?為何甚至在法庭上反過來維護父母?

在我最近看到的文章裡,有提到一個概念:

「目前台灣針對婚姻暴力的觀點,往往是鼓勵受害者能勇敢的走出來,並重拾自主權,勇敢的對抗不平等的權力關係。這對正處於暴力情境個案來說,是必然的趨勢,先保護受害人免於身心健康的破壞,當然是首要考慮的條件。但是,假若阿靜真的願意且成功的離開此高壓控管的婚姻,阿靜就真的會浴火重生?重新享受自主性所帶來的幸福?還是,這段關係就變成阿靜一輩子的遺憾?有時婚姻暴力帶來的傷痛,不僅是個人身心健康的破壞,更可能是失去了對愛的信仰。

……在台灣家暴法的規範下,似乎只關注於處理暴力所帶來的緊急性與危機性問題,並未考慮長遠的人與人之間關係修復的議題。」──《回應〈受暴女性為何無法脫逃?-從「家庭暴力」到「高壓控管」〉-放下專業角色、重新看見感情債》,孫頌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二十八卷第四期,2015

那些隱隱在內心的傷口,並非在人生裡切開一個斷代,就能夠快速與之隔絕。傷口需要慢慢的淡化,除了需要時間,也需要技巧來加速復原。

就像身上小小的擦傷不敷藥也許也會好,但適當的清潔、消毒、施以正確的外敷藥或包紮護理,能加速它好轉、甚至是阻止它發炎惡化。內心的傷口也是。

謝謝你在每個個案故事最末,額外整理了言簡意賅的療心練習。不只作為受傷的孩子的急救箱,也給誤傷子女的父母修復關係、不往下犯錯的機會。

 


 

 

有一天聚餐,用餐之後,我們一群人就著空桌放鬆地聊著天。

我提到孩子最近做了些體貼的舉動,但有人以心諮專業,建議我可以珍惜孩子的懂事、但不要把它當作理所當然,以免對她的未來造成影響。

S 一臉意外地打斷我,「這有什麼不好嗎?我不懂,只要不要走偏變壞了,不就沒關係了?」

「孩子就只是個孩子呀,太早長大,對她來說,她的人生就少了童年這塊了。」我試著告訴他我的理解,卻說不完全。

那一天到了各自解散回家之際,S 仍然還是無法理解。他覺得只要父母照顧好這個孩子,不要讓孩子日後變成社會價值裡的不良少年,父母就已經可以放過自己了。

我在回家路上想起你的書,想起書裡那些表面無傷,但最後一舉爆發的案例。

我又想起另一段我在查資料時看到的內容──

「長期權控下,被害人會內化加害人的監控,甚至進行嚴格的自我規訓,讓自己成為自己的加害人。例如,個案 1 因為熟知加害人的規定與處罰方式,若不符規定甚至會啟動自我規訓的機制,自己處罰自己:『在家煮飯時,先生規定她煮飯水不能超過刻度,有次她沒算好,多放了,她發現先生看了她一眼,她就覺得,她被發現了,馬上自已去外面罰跪。』」──《你聽不懂我的恐懼:不被看見的高壓權控暴力》,王增勇、陳淑芬

在波濤洶湧的家庭成長、表面無傷的孩子,內心受的傷害也許非常嚴重。那些看起來並不典型的傷害、看似無害的環境,也許造成了難以言說的影響,最後旁人看起來莫名其妙的反應,其實其來有自。

 

人生走到現在,難免有遺憾,作為普通人,我當然會希望儘量讓孩子過得圓滿一點。我想到你在親子天下嚴選的作者欄裡這麼說:「好的教養,是孩子一輩子的養分;父母幼時的傷痛若經療癒,是孩子的福份。」

謝謝你的書。但願我們都是有福之人。

 

 

 

書籍資訊

--
其實我覺得書本身售價也滿有梗的啊,320,在我小時候(?)流行數字遊戲時,這可是「想愛你」的諧音啊。

這本書想好好愛一下每個受傷的孩子,與內在小孩受傷的大人。我是後者,各位不孤單,大家一起加油。(握)

arrow
arrow

    小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